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将四氧化二氮置于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0℃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该反应是一个可逆过程:N2O4(g)2NO2(g)。下列结论可以说明上述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 ②N2O4的消耗速率与
将四氧化二氮置于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0℃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该反应是一个可逆过程:N2O4(g)2NO2(g)。下列结论可以说明上述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 ②N2O4的消耗速率与
admin
2021-12-08
39
问题
将四氧化二氮置于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0℃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该反应是一个可逆过程:N
2
O
4
(g)
2NO
2
(g)。下列结论可以说明上述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
②N
2
O
4
的消耗速率与NO
2
的生成速率之比为l:2;
③NO
2
的生成速率与NO
2
消耗速率相等;
④NO
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⑤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⑥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⑦烧瓶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选项
A、②⑤⑦
B、①③④⑥
C、只有③④
D、只有⑤⑦
答案
B
解析
化学反应平衡的标志是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即四氧化二氮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同。四氧化二氮为无色气体,而二氧化氮为红棕色,若反应达到平衡,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的比例不再发生变化,故烧瓶内气体颜色不再加深,反应一定达到平衡,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浓度亦不会发生变化。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发生了变化,若烧瓶内气体压强不变,反应事实上达到了平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都没有质量的损失,烧瓶的体积未变。故气体质量及密度在反应过程中均恒定不变。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cZEq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化学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中学化学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有位历史老师,在讲授“盛唐气象”一课时,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并找出唐朝经济繁荣、民族交融、社会开放、文化灿烂的表现(约20分钟)。(2)学生互动,完成知识建构(四名学生分别归纳四方面表现,教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主要特征包括()①思想性②基础性③人文性④综合性
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第一个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手工工场和机器生产都是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生产方式,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下列是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大事件所做的历史结论或评价,其中不正确的是()
新课程改革以来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的备课有什么不同?
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有关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X”应是()
通货膨胀一般是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的物价涨幅,国际上通常把CPI涨幅达到3%作为警戒线。读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往往悬挂涂有CuI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色发生变化所用去的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汞含量,其反应为:4CuI+Hg=Cu2HgI4+2CuCuI可由Cu2+与I-直接反应制得,请配平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C
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依我国司法解释,涉外民事关系适用外国法律的,该国不同区域实施不同法律时,可首先适用()
患者,男,20岁,外出郊游后出现头痛、咽痛,伴低热和肌肉酸痛,3天后出现咳嗽和少量黏痰,X胸片检查结果:双肺下叶边缘模糊的斑片状阴影。下列关于阻塞性肺气肿发病病因的阐述,错误的是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的药物是( )。
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应具备的业务知识内容是()。
已知单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关键线路为()。
2018年7月1日,A、B两公司签订了一份价值100万元的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A公司于2018年7月15日向B公司交付全部货物,交付地点为B公司仓库;B公司在验货合格后10日内一次性支付全部货款;任何一方如违约,应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10万元。合同订立后
股票体现的是()。
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要求个体在体、智、德、美诸方面齐头并进、平均地发展。()
在颜色立体轴上,从圆周到中心表示()
TheEndoftheCashEraInthespringAdamSmithwillreplaceSirEdwardElgarasthefaceonBritain’s£20note.Thefirs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