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古代教育家荀子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古代教育家荀子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dmin
2019-11-08
49
问题
古代教育家荀子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选项
A、巩固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答案
D
解析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意思为:没有听到不如听到,听到了不如见到,听说过而没有亲眼见到,虽然听得很多,必定会有许多是错误的。这体现的是直观性的教学原则。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进行形象的描述,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cNV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某教师针对《二项式定理》设计了一节习题课,下面是两位同学所做的一道例题的解题过程,据此回答问题。问题:给出案例中例题的正确解法;
阅读《穷人》的教学片段,回答问题。(当教师顺利地按教案教学完课文的第一部分时,一位学生高高地举起了右手。)生:前文写到:“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时间已是深夜,而第三自然段开头却写“睡觉还早。”我觉得这样写前后矛盾了。师:你能对课文提出批
在执教完《孔乙己》后,几位教师对多媒体教学发出了以下感慨,他们中说法错误的是()。
执教《陋室铭》一课,教师实施了以下教学活动:导入:讲述刘禹锡的作品《陋室铭》的一段传说;范读:老师范读全篇,学生边听边标出疑难字词,尝试翻译;小组讨论:对幻灯片中出示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并派代表回答;拓展延伸:学习刘禹锡,为你的家取个名,用来表达居
“找一些中国古典名曲,配乐朗诵这首诗,配乐时注意音乐和诗意的谐调”,这是《琵琶行》一课的“研讨与练习”,对其设计意图分析不恰当的是()。
某教师上作文课时,搬来一把椅子坐在学生面前,然后拿出一支烟,慢腾腾地抽起来。学生都看傻了,沉默不语。三分钟后,教师熄灭烟头说:“请同学们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当教师犯错时’。”对这一情境创设的方式判断正确的是()。
阅读《我的叔叔于勒》的课例讲评(节选),按要求答题。本文除了以精妙的构思吸引人,更以其丰满的人物形象塑造让人印象深刻。理解人物最好的方法是品读细节,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去品析。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读好文本,这是对话的基础。我在教
阅读《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实录片段,回答问题。案例:师:在这个偶像遍地的年代,可能每个同学都会有自己的偶像。其实,在千年之前的宋朝,有一位全民偶像,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用年轻人的话来说,他可是一位时尚达人。绘画方面,他明确
王老师讲课时,迟到的钱冰突然推门而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是()。
随机试题
某派出所近期经常接到游客报警,称辖区内的一条商业街多次发生扒窃案件,有小偷趁游客购物时偷窃其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派出所要加强商业街的治安防范,不恰当的做法是:
甲油田用100t规格为∮339.7mmB9.65mm的套管(线密度81.18kg/m)向乙油田换100t规格为∮219.7mmB8.94mm的套管(线密度47.76kg/m)。求甲油田用多少米套管换回乙油田多少米套管?
【B1】【B16】
患者,男,60岁。近日常有头晕、头痛、耳呜等不适症状,吸烟史有30余年,测血压为165/102mmHg,连续3日测得血压均在(160~170)/(100~105)mmHg。此患者高血压水平分级
防护电器的设置参数应满足()。
商业银行应当将投资者投诉情况、误导销售等违规行为纳入销售人员的考核指标体系。()
甲公司与消费者乙约定,由乙试用甲公司的一种新产品。试用期间届满,乙的下列行为中,不应当视为同意购买该新产品的是()。
韩国为总统内阁制,总统为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
下列关于节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对()可以延长收容教育期限,但延长收容教育期限的执行的,实行收容教育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年。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