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关于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关于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dmin
2018-04-20
65
问题
关于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选项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飞跃
C、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D、从实践到感性认识的飞跃
答案
A,C
解析
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是否可靠,能否转化为现实,理性认识本身无法回答。这是认识过程中遇到的又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B、D说法有误,故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cNI4777K
0
考研政治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先锋队,在抗日战争中,从政治、军事等方面提出了符合全民族利益、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抗战主张,并且以发挥自己的无限积极性,成为实现政治口号所提出的任务的模范,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种“中流砥柱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
感觉是指人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收集和接受外界信息,在人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性的反映。它在认识中的地位表现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
关于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正确的观点有()
社会主义主张或提倡整个社会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体来说,它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履行其职能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原则是经济法在其调整特定社会关系时在特定范围内所普遍适用的基本准则。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社会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的破坏,中国在政治上已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国家地位。特别是列强建立的租界,完全独立于中国行政系统和法律权限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随机试题
胫骨下1/3处骨折,愈合较慢的原因是()(2009年)
中署最常见的临床类型为
在三维空间中方程y2-z2=1所代表的图形是()。
保税仓库所存货物的储存期限为1年。经海关批准可以延长,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延期超过1年的,由_________审批。
下列关于各类期权的说法,正确的有()。
单位为了将本期与下期的会计记录分开,结账时一般划结账线,月结划单红线,年结划双红线。划线只在账页中的金额部分划线。()
甲公司向银行贷款,并以所持乙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用于质押。根据担保法律制度的规定,该质押设立的时间是()。
A、 B、 C、 D、 B题干图形均由多个小元素组成,优先考虑数素。但元素种类和个数均无规律,而题干元素独立存在且出现在多行或多列,考虑元素换算。观察发现,题干中若1○=2△,换算后图形中三角形的数量为3、4
最先揭开宗教改革“序幕”的是德国的()
低年级的学生倾向于把教师看做是父母的化身,高年级的学生则往往视教师为——。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