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2015年12月31日中国第21批护航编队完成交接后驶离亚丁湾,于2016年3月8日回到三亚,回国途中出访亚洲六国。左图为第21批护航编队出访亚洲六国航线示意图,右图为水循环略图(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据此完成7—8题。 与其他时节相比,护航编队出访斯
2015年12月31日中国第21批护航编队完成交接后驶离亚丁湾,于2016年3月8日回到三亚,回国途中出访亚洲六国。左图为第21批护航编队出访亚洲六国航线示意图,右图为水循环略图(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据此完成7—8题。 与其他时节相比,护航编队出访斯
admin
2019-06-17
61
问题
2015年12月31日中国第21批护航编队完成交接后驶离亚丁湾,于2016年3月8日回到三亚,回国途中出访亚洲六国。左图为第21批护航编队出访亚洲六国航线示意图,右图为水循环略图(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据此完成7—8题。
与其他时节相比,护航编队出访斯里兰卡时,该国水循环表现为( )。
选项
A、⑥较多
B、④补给②较多
C、③较多
D、⑤较旺盛
答案
B
解析
首先判断右图中的水循环环节,①为大气降水,②为地表径流,③为下渗,④为地下径流,⑤为海水蒸发,⑥为水汽输送。出访期间斯里兰卡为旱季,降水少,下渗少;气温较低,海水蒸发较弱,水汽输送也少;河流处于枯水期,水位低,由地下水补给较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cDD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教师提问反射弧的定义,学生能够准确回答。教师继续提问: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是什么?此时学生回答神经中枢是大脑和脊髓。教师继续追问:大脑和脊髓都是它的神经中枢吗?教师带领学生回忆初中内容,同时教师让学生画出膝跳反射示意图。问题:结合本材料,分析
植物的根既是合成激素的主要器官,又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问题:图6中的①②③④依次对应图5中的________,图6曲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________。
图1中为三种无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关于这三种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下列选项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结构四大部分的是()。
案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对于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难点不是实验现象的结论的得出,而是实验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演示过程中反复强调操作注意事项,但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下面是某教师为突破难点所采取的措施:教材处理将教师的演
阅读下列素材,回答有关问题。1868年,化学家迈尔研究已知元素的原子量与其物理性质的关系时,把性质相近的元素划分为一个族,并于1869年制作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1869年,化学家门捷列夫研究元素原子量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时,把63种元素排列成几行,
()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认识和确定物质的组成、结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箐”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和植物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箐”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教材关于《金属的化学性质》中表述:钠是典型的活泼金属。某位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时,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学生实验】首先,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得一些认识,实验的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记录实验现象。(1)取一小块钠,观察表面,切开再观察。(2)由学生取一
下图为河流等潜水位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等潜水位线可以用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是()。①潜水流向②潜水水质③潜水面的水力坡度④潜水面的压强
随机试题
钢结构薄板变形时,可采用点状加热法,若钢板较薄,则_________。
简述URL的组成。
腺性唇炎见光化性唇炎见
下列哪种药为麻醉前神经安定镇痛
关于咳嗽用药A、苯丙哌林B、右美沙芬C、喷托维林D、右美沙芬复方制剂E、可待因青光眼患者应慎用的是
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是
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有()。
不同的交换方式具有不同的性能。如果要求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延时最小,应选用的交换方式是()。
SNMPv2增加了一个非原子的Get命令,可以做到(46),SNMPv2增加的 Inform命令使得网络管理的结构可以是(47)。SNMPv1的报文中除版本号和SNMP PDU外,还包括(48),在SNMPv2中在原PDU的基础上增加了(49)信息。 RM
A、Thefederalgovernment.B、Individualpublicschools.C、Theeducationchief.D、Individualstatesanddistricts.D本题考查事实。由句(1)可知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