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A.NaCl B.尿素 C.NaCl+尿素 D.尿素+葡萄糖 形成内髓部高渗梯度的是
A.NaCl B.尿素 C.NaCl+尿素 D.尿素+葡萄糖 形成内髓部高渗梯度的是
admin
2012-04-26
49
问题
A.NaCl
B.尿素
C.NaCl+尿素
D.尿素+葡萄糖
形成内髓部高渗梯度的是
选项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肾外髓部高渗梯度的形成与NaCl有关。髓袢升支粗段能主动吸收Cl
-
和Na
+
,而对水不通透,故升支粗段内小管液向皮质方向流动时,管内NaCl浓度逐渐降低,渗透梯度逐渐下降,而升支粗段外围组织间液则变成高渗。髓袢升支粗段位于外髓部,故外髓部的高渗梯度主要是由升支粗段NaCl的重吸收所形成。
内髓部高渗梯度的形成与尿素的再循环和NaCl重吸收有密切关系:(1) 远曲小管及皮质部和外髓部的集合管对尿素不易通透,但在ADH作用下对水通透性增加,由于外髓部高渗,水便被重吸收,使小管液中尿素的浓度逐渐升高;(2) 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增大,小管液的尿素就顺浓度梯度向内髓组织问液扩散,渗透梯度因之升高:(3) 髓袢降支细段对尿素不易通透,而对水则易通透,所以在渗透压的作用下,水被“抽吸”出来;降支细段对。Na
+
不易通透,结果小管液被浓缩,于是其中的NaCl浓度愈来愈高,渗透压也不断升高;(4) 当小管液得以反流入升支细段时,它同组织间液之间的NaCl浓度梯度就建立起来了。升支细段对Na
+
易通透,Na
+
便顺浓度梯度而被动扩散到内髓部组织间液,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内髓部组织间液的渗透浓度。因此,内髓部组织间液的渗透梯度由内髓部集合管扩散出来的尿素以及髓袢升支细段扩散出来的NaCl两个因素造成的;(5) 尿素可以再循环,因为升支细段对尿素有中等的通透性,所以从内髓部集合管扩散到组织间液的尿素又进入升支细段,而后流过升支粗段、远曲小管、集合管,又回到内髓部集合管处再扩散到内髓部组织问液,这样就形成了尿素的再循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bvV3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西医综合题库考研分类
0
西医综合
考研
相关试题推荐
顺式反应元件包括
患者肝脏病理切片报告: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纤维支架塌陷;不规则结节状再生肝细胞团形成;假小叶形成;肝内血循环紊乱。其病理诊断是
A.多发性骨髓瘤B.食管癌C.黑色素瘤D.胃癌对放射治疗高度敏感的肿瘤是
A.天冬酰胺B.磷酸核糖C.甘氨酸D.谷氨酸上述物质中作为合成IMP和UMP共同原料的是
女性,18岁。心慌、多汗,多食、消瘦4月余。体检:甲状腺Ⅱ度肿大,右上极可闻及血管杂音。为明确诊断,行下列哪项检查
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特点有
胆固醇在人体内可转变为
急进型高血压时,增生性小动脉硬化及坏死性细动脉炎主要发生于
女,25岁,口服乐果40m1入院。神清,经洗胃和阿托品56mg治疗后瞳孔散大,烦躁,皮肤潮红,心率136次/分,肺部仍有散在湿啰音,有尿潴留。在该患者的后续治疗中,哪项治疗措施是最重要的
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AssoonasBwe’vefinishedsupper,Cwe’llallgoDtodowntowntoseetheSoundofMusic.
患者,男,36岁。从马车上摔下,四肢瘫。查体:枕部皮肤挫裂伤,颈5~6棘突间压痛,棘间距离加大。该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尚不能手术,首选的处理方法是
风寒泻与脾虚泻的鉴别诊断,以下各项中最重要的是
A.麻醉药品B.第一类精神药品C.第二类精神药品D.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E.精神药品列入麻醉药品目录、精神药品目录(以下称目录)的药品和其他物质是()。
贯穿于土石坝施工的各个环节和施工全过程的是()。
皮亚杰认为,儿童开始形成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论的最早心理发展阶段是______阶段。
2008年7月7日,在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7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班主任吴老师发现近期班级成员学风涣散,在分别找了几个学生谈话之后,又召开了相关主题班会,这一做法贯彻了()。
Theenergycontainedinrockwithintheearth’scrustrepresentsanearlyunlimitedenergysource,butuntilrecentlycommercial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