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下列关于沉降缝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沉降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dmin
2016-07-06
59
问题
下列关于沉降缝的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设置沉降缝可以有效减小基底的沉降量
B、沉降缝可以减小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危害
C、复杂结构建筑物的平面转折位置可以布置沉降缝
D、建筑高度或荷载差异处可以布置沉降缝
答案
B,C,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7.3.2条;沉降缝主要是为了减小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危害,它与伸缩缝是不同的,沉降缝布置在复杂建筑物平面的转折部位,或是地基土压缩性有明显变化的部位,或是基础类型不同处,或是建筑高度和荷载差异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bkc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知识(上午)题库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分类
0
专业知识(上午)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相关试题推荐
某一非浸水、基底面为水平的重力式挡土墙,作用于基底上的总垂直力N为192kN,墙后主动土压力总水平分力E为75kN,墙前土压力水平分力忽略不计,基底与地层间摩擦系数f为0.5,按《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1,J127—20
有一饱和软黏土层,厚度H=6m,压缩模量Es=1.5MPa,地下水位与饱和软黏土层顶面相齐。现准备分层铺设80cm砂垫层(重度为18kN/m3),打设塑料排水板至饱和软黏土层底面。然后采用80kPa大面积真空预压3个月,固结度达到85%。请问此时
某多层建筑物,柱下采用桩基础,建筑桩基安全等级为二级。桩的分布、承台尺寸及埋深、地层剖面等资料如图所示。上部结构荷重通过柱传至承台顶面处的设计荷载轴力F=1512kN,弯矩M=46.6kN•m,水平力H=36.8kN,荷载作用位置及方向如图所示,设承
在一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采用人工挖孔端承型桩基础。考虑到黄土浸水后产生自重湿陷,对桩身会产生负摩阻力,已知桩顶位于地下3.0m,计算中性点位于桩顶下3.0m,黄土的天然重度为15.5kN/m3,含水量12.5%,孔隙比1.06,在没有实测资料时,按
铁路路基通过多年冻土区,地基土为粉质黏土,相对密度(比重)为2.7,质量密度ρ为20g/cm3,冻土总含水量wo为40%,冻土起始融沉含水量W为21%,塑限含水量Wp为20%,按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该段多年冻土融沉系数δo及融沉等级应符合()
利用表中所给的数据,按《膨胀土地区建筑规范》(GBJ112—1987)规定,计算膨胀土地基的分级变形量(sc),其结果应最接近()项。
非软土地区一个框架柱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承台底面所受荷载的长期效应组合的平均附加力po=173kPa。承台平面尺寸3.8m×3.8m,承台下为5根φ600mm灌注桩,布置如题11图所示。承台埋深1.5m,位于厚度1.5m的回填土层内,地下水位于
墙下条形基础的剖面如图所示,基础宽度b=3m,基础底面积净压力分布为梯形,最大边缘应力没计值pmax=150kPa,最小边缘应力设计值Pmin=60kPa。已知验算截面I-I距最大边缘应力端的距离a1=1.0m,则截面I-I处的弯矩设计值为()。
按水工建筑物围岩工程地质分类法,已知岩石强度评分为25、岩体完整程度评分为30、结构面状态评分为15、地下水评分为-2、主要结构面产状评分为-5,围岩强度应力比S<2,关于其总评分及所属围岩类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某桩基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其桩型平面布置、削面及地层分布如图所示,土层及桩基设计参数见图,作用于桩端平面处的有效附加应力为400kPa(长期效应组合),其中心点的附加应力曲线如图所示(假定为直线分布),沉降经验系数ψ=1,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至基岩面,按《建筑
随机试题
小儿泌尿道感染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
完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途径就是_________。
什么是“五防合一”的安全管理方法?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67.8km的二级公路旧路面“白改黑”改建施工,旧路面为水泥混凝土面层,使用9年后面板破损严重,主要的病害有:裂缝、断板、板底脱空。设计院现场勘察后认为必须重建,设计院进行了旧路改建设计,设计要求将旧路面做碎石化处理,
在国际贸易中,银行开立的信用证源自于买卖双方贸易合同的约定,相关条款必须与合同条款完全一致。
招股说明书的有效期为3个月,自最后一次签署之日起计算。()
在事先确定企业资本规模的前提下,吸收一定比例的债务资本,可能产生的结果有()。
初诊接待时,咨询师问求助者“您有什么问题,说吧”,是一种()。
2021年6月23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北京主持“一带一路”亚太区域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王毅表示,中国愿同各方携手努力,继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更紧密的(),为各方提供更多机遇,分享更多红利。
InJulyof1994,anastoundingseriesofeventstook(31).Theworldanxiouslywatchedas.everyfewhours,ahurtlingchunkof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