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以下关于诽谤罪和侮辱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 )
以下关于诽谤罪和侮辱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 )
admin
2014-04-02
34
问题
以下关于诽谤罪和侮辱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 )
选项
A、散布虚假消息,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造成了严重后果的,构成诽谤罪
B、所有的诽谤罪和侮辱罪都是亲告罪,若被害人不愿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不得主动追究
C、行为人侮辱被害人后又恐吓其不许报案,被害人心中恐惧不敢报案,若其亲友报案有关机关也应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
D、诽谤罪不能以暴力形式实施,但是侮辱罪可以
答案
4,8
解析
首先,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A选项中散布虚假消息,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的行为,其目的若是以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搞垮对方,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而不构成诽谤罪。其次,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徘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因此并非所有的侮辱罪和诽谤罪都是亲告罪。再次,刑法第98条规定:“本法所称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因此C正确。最后诽谤罪的客观表现是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侮辱罪的客观表现是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由此可见 D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bdt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涉及不动产的情况,不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的是:()
《民法通则》第146条规定,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不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发生的行为是侵权行为的,不作侵权行为处理。此项规定是:()
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接受国为了领事职务的工作需要而给予派遣国以领事特权与豁免,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根据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外交代表在驻在国享有一定的特权与豁免,下列有关管辖豁免的说法正确的有:()
按照狭义的解释,下列哪一行为属于法的适用?()
2000年1月甲被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甲不服提起上诉,省高级人民法院维持了原判。2000年9月该案被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甲被执行死刑。甲死后,其妻不断申诉,2003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经过再审改判甲无罪。甲现有刚满10周岁的儿子乙和因患重病躺在病床上的
记者段某某日在采访途中,看见街上有几人正对一人拳打脚踢。走近一看是几名警察正殴打一民工。一问旁人,才知道是民工乱摆地摊而遭殴打,段某即刻拍照。警察看此情形,气势汹汹走过来要求段某停止拍照并交出底片。段某不从,警察强行将其带回分局。此后几天,分局以妨碍执行公
1983年3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商标法》生效;2002年9月15日,国务院制定的《商标法实施条例》生效;2002年10月16日,最高法院制定的《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施行。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1年试卷一第
法院审理郑某涉嫌滥用职权犯罪案件,在宣告判决前,检察院发现郑某和张某接受秦某巨款,涉嫌贿赂犯罪。对于新发现犯罪嫌疑人和遗漏罪行的处理,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法院审理过程中,被告人赵某在最后陈述时,以审判长数次打断其发言为理由申请更换审判长。对于这一申请,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随机试题
下列何者属于滥用泻药
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的用方是肺炎喘嗽阴虚肺热证的用方是
男婴,3灭。2天前出现皮肤黄染,逐渐加重,1天来嗜睡拒奶。查体:反应差,皮肤重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3cm,肌张力低下。血RBC3.9×1012/L,Hb120g/L,网织红细胞0.09,血清总胆红素359μ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
下列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化遗址分别位于哪一省?
制定《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的基本原则是()
关于我国的兵役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按规定予以辞退。()
有专家认为,家庭装修中使用符合环保标准的建材只能保证有害物质的含量符合相关行业要求,并不代表完全不含有害物质,因此在装修中大量甚至过度使用建材,仍会导致有害物质累积超标。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最有可能真?
[*]
Malnutritionduringweaningage—whenbreastmilkisbeingreplacedbysemi-solidfoods—ishighlyprevalentinchildrenofpoorh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