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英国研究各类精神紧张症的专家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Internet之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根据一项对10000个经常上网的人的抽样调查,承认上网后感到烦躁和恼火的人数达到了1/3;而20岁以下的网迷则有44%承认上网后感到烦躁和紧张。心理学家认为
英国研究各类精神紧张症的专家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Internet之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根据一项对10000个经常上网的人的抽样调查,承认上网后感到烦躁和恼火的人数达到了1/3;而20岁以下的网迷则有44%承认上网后感到烦躁和紧张。心理学家认为
admin
2019-08-14
62
问题
英国研究各类精神紧张症的专家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Internet之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根据一项对10000个经常上网的人的抽样调查,承认上网后感到烦躁和恼火的人数达到了1/3;而20岁以下的网迷则有44%承认上网后感到烦躁和紧张。心理学家认为确实存在着某种“互联网狂躁症”。根据上述资料,以下最不可能成为“互联网狂躁症”病因的是:
选项
A、由于上网者的人数剧增,通道拥挤,如果要访问比较繁忙的网址,有时要等待很长的时间
B、在Internet上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但很多时候信息过量会使人们无所适从,失去自信,个人注意力丧失
C、虽然在有些国家使用互联网是免费的,但在我国实行上网交费制,这对网络用户的上网时间起到了制约作用
D、由于匿名的缘故,上网者经常会受到其他一些上网者的无礼对待或接收到一些信息垃圾
答案
C
解析
A、B、D都是导致上网的人出现“互联网狂躁症”的可能原因。C项中国和某些国家网络使用费用的对比,与题干的调查无关。答案选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bZo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行测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行测
国家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2015山东)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8公里/小时,乙的速度是5公里/小时,甲、乙两人相遇时,距离A、B两地的中点正好1公里。问当甲到达B地后,乙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A地?
(2014河北)有一个水池,池底不断有泉水涌出,且每小时涌出的水量相同。现要把水池里的水抽干,若用5台抽水机40小时可以抽完,若用10台抽水机15小时可以抽完。现在用14台抽水机,多少小时可以把水抽完?
(2013广州)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100个,因技术改进,实际每天生产120个。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还多生产80个。则工厂原计划生产零件多少个?
(2014吉林36)《光明日报》北京3月22日电(光明网记者钟蕾蕾)在3月22日第22届世界水日,为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增强社会公众节水意识,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光明网共同主办的“母亲水窖·我与水的故事”摄影及中小学生绘画作品征集活动正式
(2014北京114)病毒式营销是指发起人把产品的最初信息发送到用户,再依靠用户自发进行口碑宣传的一种营销方法。这种战略像病毒一样,利用快速复制的方式将信息传向数以千计乃至百万计的受众。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病毒式营销的是:
(2017联考河北卷63)木椅子效应是指将成绩相等的两组学生分别安排坐在舒适的沙发椅和很不舒服的木椅子上学习,不久之后,坐木椅子的学生学习成绩要比坐沙发椅的学生成绩高出许多。原因是坐木椅子的学生因为不舒服而不断调整坐姿,表面看来好像不安而好动,实质却因此给
(2013陕西58)①在无意义面前,大脑由于寻找不到答案而引发焦虑,当然这是积累到固定阈值之后的事情②权利是伴随选择产生的,譬如电视机的频道转换器就给了观众看与不看的权利③人的大脑有一种无法改变的功能,即不断地追索词语以及所有事情的意义④如果在人权当
销售对于()相当于战争对于()
创伤后压力反应是指人在遭遇或对抗重大压力后,其心理状态产生失调后遗症,但这个现象是经历创伤后所产生的合理结果,而非患者心理状态原本就有问题。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创伤后压力反应的是:
随机试题
肾小球滤过率是单位时间内
乳房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中,男子乳头属乳房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中,男子乳房属
苯丙酮尿症新生儿筛查采用的是
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应当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
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内部控制措施包括()
窒息灭火属于:
按照会议要求,你被制定为会议小组讨论阶段代表你所在小组发言的人员,但是在你对小组讨论进行总结发言时,突然有一个小组成员站出来指出你的总结和小组讨论的结果不一致,你怎么办?
()是苏联著名作家,代表作是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即表示要“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毛泽东青年时期便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周恩来在南开读书时就决心“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充分表现了革命领袖志存高远,在年轻时就()
Thecombinedevidenceofhistoryandecologyseemstosupportonegeneraldeduction:thelessviolentthemanmadechanges,th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