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根据《公务员法》,国家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与“品位分类”相比,“职位分类”的特点是:( )。
根据《公务员法》,国家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与“品位分类”相比,“职位分类”的特点是:( )。
admin
2009-10-27
65
问题
根据《公务员法》,国家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与“品位分类”相比,“职位分类”的特点是:( )。
选项
A、以“人”为中心,分类简单,重视公务员的人品条件和学历、资历
B、以“事”为中心,分类详尽,重视职位工作和公务员个人的专长,官职与官等合一
C、以人为对象进行分类,官职与级别相对分离
D、突出对公务员的品级、官阶的区分,公务员队伍组织严密、等级分明
答案
B
解析
职位分类,通常是根据职位的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和所需资格条件等进行分类。职位分类是以“事”为中心的分类,侧重职位的职务、职责与职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bHVl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行测题库公安招警分类
0
行测
公安招警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以下情境材料,回答问题。夏季消防检查工作开展以来,云南昭通消防支队鲁甸县大队不断延伸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触角,积极动员全县乡镇派出所民警投入到夏季消防检查工作一线中,全面筑牢夏季消防安全防线。该消防大队近一周工作记录如下表所示:根据该消防大队近一周
公安行政赔偿,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由()承担的赔偿。
某市教育局计划在教师节当天下午召集全市中学教师,在市体育场举办一场体育比赛,但管理人员通知不到位,导致到场教师人数不足,在体育场中坐的参差不齐。体育场附近派出所派出50名民警,帮助教育局维持现场秩序,下列最合理的警力配置方案是()。
根据以下情境材料,回答问题。2015年6月18日,甲地公安机关接到群众报警,称某小卖部失火。公安机关赶到后现场勘查发现,仰卧状尸体一具,身上有明显伤痕,颈部有一处刀伤,现场有汽油味,收银柜台完好。经查小卖部电线老化,尸检报告显示死者为小卖部主人赵某,O型
对受行政处分和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2005年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占退休人员总数的比例是()。2005年年来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比上年同期增长了()。
请明星出席各种新产品的发布会能够吸引更多的现场观众,甚至更容易通过各家媒体的采访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调查表明,人们对明星的印象要大大高于发布会上推介的产品。由此不能推出的是()
程序性衰老是指由遗传基因的原因导致的衰老。遗传基因作为生物信息的源泉,它象程序一样控制着一个人的生长、发育、成熟,包括衰老和死亡。非程序性衰老是指由于环境、营养和疾病等原因,人体的老化速度加快,缩短了基因程序的进程而提前进入衰老。这里告诉人们,人类的衰老:
某年10月份有四个星期四,五个星期三,这年的10月8日是星期()。
随机试题
王老师所教的班有这样两位学生:学生甲在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时,常因缺乏信心而患得患失、犹豫不决、顾虑重重,长时间处于内心冲突状态;学生乙在采取和执行决定中,往往只有三分钟的热情,一旦遇到困难或挫折便垂头丧气,望而却步,半途而废。问题:甲和乙两位
患儿,女,1岁,生后3个月起青紫渐加重,活动后气急,查体:生长发育明显落后,口唇、鼻尖、耳垂、指、趾青紫明显,伴杵状指(趾),胸骨左缘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心音减弱。该患儿应该采取的体位是
中国法院就一家中国公司和一家瑞士公司之间的技术转让纠纷作出判决。判决发生效力后,瑞士公司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而且该公司在中国既无办事机构、分支机构和代理机构,也无财产。关于该判决的承认和执行,下列选项中的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设备制造的总工期目标可以分解为许多相对独立的分目标,分项目标是指( )。
()是资金需求者最基本的筹资手段。
20×9年,甲企业与乙科研所签订了一份《委托开发合同》,委托乙科研所研发一项技术,合同中对专利权的归属没有约定。若乙科研所最终成功研发出该项技术成果,则申请专利的权利归甲企业所有。()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西欧国家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中力量得到加强的是()。①自由派贵族②工业资产阶级③金融资产阶级④工业无产阶级
研究人员选取英国近4000名年龄在52岁到79岁之间的老人,调查他们的精神状况和死亡风险。结果显示,在平均为期5年的跟踪调查期间,快乐程度最低的老人群体死亡率为7.3%,而快乐程度最高的老人群体死亡率只有3.6%。因此,快乐有利于健康和长寿。下列各项如果为
甲明知王某是逃犯,在公安人员前来抓捕王某时,给其3000元帮其逃跑,甲的行为构成()(2016年一专一第9题、2016年一法专一第8题)
近年来,伴随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非法删帖、发帖中伤、泄露隐私等利用信息网络侵权行为频发,个人信息保护迫在眉睫。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通报《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该《规定》()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