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某建筑物如题图所示。墙体采用MU10普通机砖,M5混合砂浆砌筑,纵墙厚度为370mm。山墙及底层每隔三开间有道横墙,厚度240mm;二层为全空旷房间(无内横墙及内纵墙)。屋面采用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系统,楼面采用装配式梁板结构。屋面恒荷载标准值为1
某建筑物如题图所示。墙体采用MU10普通机砖,M5混合砂浆砌筑,纵墙厚度为370mm。山墙及底层每隔三开间有道横墙,厚度240mm;二层为全空旷房间(无内横墙及内纵墙)。屋面采用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系统,楼面采用装配式梁板结构。屋面恒荷载标准值为1
admin
2020-07-07
103
问题
某建筑物如题图所示。墙体采用MU10普通机砖,M5混合砂浆砌筑,纵墙厚度为370mm。山墙及底层每隔三开间有道横墙,厚度240mm;二层为全空旷房间(无内横墙及内纵墙)。屋面采用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系统,楼面采用装配式梁板结构。屋面恒荷载标准值为1.9kN/m
2
(水平投影),活荷载标准值为0.5kN/m
2
。基本风压值为0.35kN/m
2
,高度变化系数μ
z
=1.0。
假定在二层山墙处开设窗洞,如图所示。下面关于该山墙是否符合刚性和刚弹性方案房屋横墙条件的几种判断,其中( )项判断不正确。
选项
A、当B=2000mm时,符合条件
B、当B=2500mm时,符合条件
C、当B=3000mm时,不符合条件
D、当B=3000mm时,有可能符合条件
答案
D
解析
《砌规》第4.2.2条1款规定:对于刚性和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横墙中开有洞口时,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应超过横墙截面面积的50%。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awa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考试(上午)题库一级结构工程师分类
0
专业考试(上午)
一级结构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对于高度、截面尺寸、配筋及材料强度完全相同的柱,下列中哪一种支承条件下的轴心抗压承载力最大?
素混凝土构件的实际抗扭承载力应如何确定?
受弯构件架立筋的配置如图所示,其中哪个图的配筋是错误的(l为跨度)?
进行砌体结构设计时,就下面所给出要求,其中必须满足的有:①砌体结构必须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②砌体结构必须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③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砌体构件,可靠指标β≥3.2;④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砌体构件,
按照库仑强度理论,岩石破坏时破裂面与最大主应力作用方向的夹角为:
设电阻元件R、电感元件L、电容元件C上的电压电流取关联方向,则如下关系成立的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要约可以撤回和撤销。下列要约,不得撤销的是:
桁架由2根细长直杆组成,杆的截面尺寸相同,材料分别是结构钢和普通铸铁,在下列桁架中,布局比较合理的是:
图4—1—20所示不计自重的水平梁与桁架在B点铰接,已知:载荷F1、F均与BH垂直,F1=8kN,F=4kN,M=6kN.m,q=1kN/m,L=2m。则杆件1的内力为()。[2014年真题]
有一钢筋混凝土非预应力屋架,如下图所示:已知:屋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节点集中荷载P=P1+P2恒荷载P1=12kN(标准值且包括构件自重)活荷载P2=6kN(标准值且活荷载大于4kN/m2)提示:1.计算屋架杆件内力时
随机试题
Friedfoodshavelongbeenfrownedupon.Nevertheless,theskilletisaboutourhandiestandmostusefulpieceofkitchenequipm
使用CR摄影,对哪些信息的显示优于常规X线胸片
只受对侧大脑运动皮质支配的脑神经运动核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假如张某因有事未去日本,他未与陈某协商,委托去日本的朋友买回陈某要求购买的摄像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砂土地基上的一般建筑,对其在施工期间能完成的沉降量的估计,可以认为:[2001年第157题,2010年第122题]
(2009)公共建筑室内,在不可能增加面积、扩大空间和减少人员的前提下,以下哪一种设计手法具有可以减少拥挤感的效果?
2012年3月,某国有企业的会计工作发生以下情况: (1)厂长李某将朋友的女儿张某调入该厂会计科担任出纳,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工作。张某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该厂档案科销毁会计清册(会计档案中有一些是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
企业以下列方式减少的固定资产,不需要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的有()。
一部本来颇有可能写成论文状的著作,读来却丝毫没有艰涩之感,反而_________,实在_________。要知道,在这样一个高速运转的社会里,一本_________的书往往会被放在桌子上做临时杯垫用。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ll known techniques for handling complex problems successfully seem to fall into one of the three classes: subdividing the prob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