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刑法》第267条: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
《刑法》第267条: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
admin
2010-01-30
51
问题
《刑法》第267条: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试回答:
(1)本条规定的罪名是什么?该罪的侵犯客体和客观方面是什么?
(2)本条中“携带凶器抢夺”的含义是什么?
(3)除了本条第2款的规定外,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需满足哪些条件?
(4)某女乙在路边行走,甲尾随其后,趁乙不备,夺取其挎包(款物价值2000元),由于用力过猛致乙摔倒在地,造成乙重伤,甲夺包后逃跑。甲的行为该如何处理?
选项
答案
(1)本条规定的是抢夺罪。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只能是动产,不动产不能成为抢夺罪的对象。抢夺特定财物,如枪支、弹药、爆炸物或公文、证件、印章,应按刑法的相关规定论处,不构成本罪。该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所谓公然夺取,指使当着财物所有人、保管人、看护人、持有人的面或者在上述被害人可以立即发现的情况下,乘其不备,公然夺取财物,行为人在夺取财物时并没有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审判实践中,抢夺行为一般是乘人不备,突然把财物夺走,但也有在被害人有所察觉但防卫能力丧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amJ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最早规定三权分立原则的宪法是()。
下列关于法的作用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
中国近代宪政史上公布的第一部正式宪法是()
以下关于我国法律在处理宗教问题上的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首次写入()。
南京国民政府普通司法体系中,最高司法机关是()。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行政执法基本原则的是()(2015年一综一第6题)
下列选项中,体现程序正当性法律原则的是()(2014年一法综一第1题)
2002年3月,李村的王某突然失踪。不久有人在该村的废井中发现一具无法辩驳的女尸,经公安部门初查,认为该女尸为失踪的王某,并认为张某为犯罪嫌疑人。为快速破案,该市组织公安局、检察院检察长和法院院长的三长会议,并就张某故意杀人罪达成一致意见。随后,张某以故意
秦简《法律答问》记载:“甲小未盈六尺,有马一匹自牧之,今马为人败,食人稼一石,问当论不当?不当论及偿稼。”依照该解答,秦律判断责任能力的标准是()(2017年一综一第35题,2017年一法综一第16题)
随机试题
指令“XORAL,AL”执行后,标志位()
可以帮助外伤性截瘫患者建立自律性膀胱的护理措施是
某男,21岁,学生,咽痛、咳嗽、发烧、腰痛1天后,出现肉眼血尿2次,IgA升高,补体C3下降。尿检主要表现为
A.华法林B.氯吡格雷C.低分子肝素D.辛伐他汀E.硫氮酮心房颤动者为防治动脉栓塞首选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
A、从胸走手B、从手走头C、从头走足D、从足走腹E、从腹走胸足三阳经的走向是
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本地区的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
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演示文稿yswg.pptx,按照下列要求完成对此文稿的修饰并保存。使用“凤舞九天”主题修饰全文,放映方式为“观众自行浏览”。
Overnightsuccessusuallytakesatleast10years.Onemansaid,"Myovernightsuccesswasthelongestnightofmylife,I【C1】__
Theconceptofpersonalchoiceinrelationtohealthbehaviorsisanimportantone.Anestimated90percentofallillnessmayb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