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A.主动脉夹层 B.多发性大动脉炎 C.动脉血栓栓塞 D.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 E.心室壁瘤 患者,男,60岁。急性胸背痛伴上下肢血压不对称
A.主动脉夹层 B.多发性大动脉炎 C.动脉血栓栓塞 D.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 E.心室壁瘤 患者,男,60岁。急性胸背痛伴上下肢血压不对称
admin
2018-04-28
73
问题
A.主动脉夹层
B.多发性大动脉炎
C.动脉血栓栓塞
D.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
E.心室壁瘤
患者,男,60岁。急性胸背痛伴上下肢血压不对称
选项
A、
B、
C、
D、
E、
答案
A
解析
本病在发病后数小时即可出现周围动脉阻塞征象,表现为颈、肱、桡或股动脉搏动减弱、消失或两侧强弱不等、两上臂血压明显差别(>20mmHg)、上下肢血压差距减小(<10mmHg)或主动脉夹层部位可有血管杂音及震颤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ahYk777K
0
相关专业知识
心血管内科学(304)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级(师)
相关试题推荐
【案例】患者男,68岁。慢性咳嗽咳痰20年,活动后气短伴双下肢水肿5年,近一周上述症状加重伴有发热。查体:神志清楚,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桶状胸,两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双下肢水肿。血常规示:WBC11×109/L,中性粒细胞86%。假设在积极药物和NIP
【案例】患者男,68岁。慢性咳嗽咳痰20年,活动后气短伴双下肢水肿5年,近一周上述症状加重伴有发热。查体:神志清楚,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桶状胸,两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双下肢水肿。血常规示:WBC11×109/L,中性粒细胞86%。假设动脉血气示(鼻导管
【案例】患者男,30岁。反复发作性喘息6年,再发3天来诊。查体:患者神志清楚,呼吸急促,呼吸频率24次/分,双肺可闻及以呼气相为主哮鸣音。心率110次/分,律齐,无杂音。若应用足量解痉平喘药和糖皮质激素等治疗2天,病情仍无好转,患者呼吸浅快、神志不清,
【案例】男性患者,30岁,以“阵发性咳嗽3天”为主诉入院,诉3个月前曾有同样症状,住院治疗好转后出院,3天前患者继续上班,再次出现咳嗽,追问病史,患者单位近3个月装修。查体:T36.5℃,P76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口唇无发绀,双
【案例】男性患者,30岁,以“阵发性咳嗽3天”为主诉入院,诉3个月前曾有同样症状,住院治疗好转后出院,3天前患者继续上班,再次出现咳嗽,追问病史,患者单位近3个月装修。查体:T36.5℃,P76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口唇无发绀,双
【案例】患者男,46岁。幼年曾患麻疹。反复咳嗽、咳痰10年,常于晨起或夜间睡眠时咳大量黄痰,此次咳嗽加重,痰量增多,伴有发热,间断咯血5次,每次咯血量约30毫升。查体:体温38℃,脉搏100次/分,双下肺可闻及粗湿啰音,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1×109/L,中
男性,25岁。踢足球后淋雨,晚上突然寒战,高热,伴全身肌肉酸痛,右胸痛,深呼吸时加重,咳嗽,咳少量铁锈色痰。查体:急性病容,口角有疱疹,体温39.5℃,脉搏100次/分,右肺触觉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实验室检查:WBC21×109/L,
男性,72岁。脑梗死病史半年,出现饮水进食呛咳半年。入院前5天起咳嗽,痰呈脓性。体温39℃,稽留热型。X线胸部摄片示左中肺野大片浸润阴影,并见空洞和液平面。曾应用青霉素、头孢呋辛、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美罗培南等,病情不见好转。痰培养多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随机试题
社会主义时期仍然存在民族问题,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目前,氨合成采用的催化剂还原前后主组分是什么?
人参的主要产地是
患者男性,34岁,7月5日发病,因频繁腹泻并呕吐1天来诊。大便呈水样,无明显腹痛。查体:血压70/40mmHg,神清,脱水征明显拟诊霍乱,霍乱腹泻属于
三个平面x=cy+bz,y=az+cx,z=bx+ay过同一直线的充要条件是()。
某地下购物广场(地下两层,地下第2层的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为12m,电影院部分的高差为9.7m)沿城市某道路布置,总建筑面积7.5万m2,内设有商业步行街、超市、餐饮场所和电影院,场所内设有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
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气)+B(气)C(气)若开始时放入3molA和3molB,达到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依据《上海市大数据发展实施意见》,到2020年,政府数据服务网站开放数据集超过3000项,建成()家大数据基地,引进和培育()家大数据重点企业。
猿猴:山林( )
学生不能正确回答英语问题而产生了对英语老师以及对英语课的恐惧。这种现象可以用以下哪个心理学原理解释?()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