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述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及其意义。
简述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及其意义。
admin
2019-02-27
25
问题
简述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及其意义。
选项
答案
大运河是隋炀帝杨广在位时,为了巩固政权和统一的局面而开通的。其开凿的原因有: 第一,政治上,为进一步控制新统一的东南地区,加强对南方人民的镇压,需要沟南北交通。 第二,军事上,在东北部涿郡(今北京)建立军事据点,把军需物资送到北方,也需要打通南北交通。 第三,经济上,隋朝在长安和洛阳等地集中了大量的官吏和军队,需要充足的粮食应。如何解决南粮北运,转运江南富庶的物资以增强中央政权的力量,是隋王朝亟待解决的问题。陆路运输,费用太大,加以运输工具简单,运量有限。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将横贯诸水连成贯通南北的运河,是当时解决上述问题的好办法。因此,运河的开通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第四,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已逐渐向南方转移,而隋王朝的政治、军事重心却仍旧在北方。中国的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中国的长江大河也大都由西向东流人大海,南北的交通,从来没有很好地整顿过,隋王朝面临的历史任务就是必须把南方日益重要的经济地位与北方的政治军事重心联系起来,使南北成为统一的整体。沟通南北的运河大工程,就是在这种新的客观形势下进行的。所以,运河的开凿,是符合时代需要的。 第五,大运河的开凿还与隋炀帝怀恋江都(今江苏扬州)的繁华,向往江都的风光,想去巡游享乐有关。 意义:大运河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第一,经济方面:大运河贯穿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五百多里。它的开凿加强了南北的联系,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经济重心南移以后,大运河作为漕运的主要通道,其作用更加凸显。另外,隋运河成为交通干道后,沿河逐渐兴起了一批商业贸易城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沿河城市带和经济带。 第二,政治方面:大运河的开通对加强南北联系、巩固国家统一具有重要作用。大运河开通以后,极大地改善了南北交通条件,中央政府得以对南北实行有效的控制。 第三,大运河虽在客观上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但在中国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大背景下,它的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广大百姓的沉重负担的基础上的。从大运河的开凿,到漕运的实现都是如此。因此,运河也形成了中国阶级矛盾、社会矛盾的一个聚焦点,如隋朝的开通运河劳民伤财、后世各帝王的沿河游玩、贡赋的北运等都成为后世王朝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adW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分析拉美独立战争的原因并评价这场战争。
独立战争前,北美殖民地的民主因素包括()。①拥有比较民主化的议会②白人契约奴不同于奴隶,在期满之后可以获得自由③不存在传统的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④新英格兰地区盛行地方自治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最早进行改革,并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是()。
关于“尊王攘夷”运动,不正确的说法是()。
西巴比伦王国存在的时间很短,不足90年,其中哪位国王在位的40年是改国最强盛的时期。()
孔雀王朝的建立者是()
论述清末新政。
《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
论述1937—1945年间苏日、苏中的关系。
下列古猿化石属于攀树的古猿化石代表的是()。
随机试题
关于C语言标识符,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下列选项中,属于灭活疫苗特点的是
患儿6个月,腹泻水样便,每天10余次。为稀水样便,今日病儿昏睡,呼吸深快,尿量极少,查体:四肢厥冷,二氧化碳结合力8mmol/L,血钾4.0mmol/L,血钠:140mmol/L首批应输入下述哪种混合液
A.清蛋白B.免疫球蛋白C.球蛋白D.β2微球蛋白E.T-H糖蛋白肾盂肾炎尿蛋白主要是()。
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的陈述,正确的是()。
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的效果优于单纯的重复阅读。()
电影纪录片的数量正在逐渐下降,能够在影院放映的纪录片已属_______,“幽暗大厅的芳香”越来越被各种各样无色无味的电子雾_______,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心中的记忆。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网络围观现象,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网络围观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在中国法制尚不健全的当下,网络围观起到了道德维护和推进制度完善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网络围观也有其消极作用。围观中被围观者不仅面临隐私可能遭到暴露的危险,而且还必须承受激烈话语带来
成本估算模型中,Putnam估算模型是一种________模型。
Shelookstired.She______lastnigh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