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背景资料】 某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大坝、溢洪道、水电站等建筑物。该工程由某流域管理机构组建的项目法人负责建设,某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溢洪道施工需要进行爆破作业,施工单位使用一辆3.0t的小型载重汽车,将800
【背景资料】 某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大坝、溢洪道、水电站等建筑物。该工程由某流域管理机构组建的项目法人负责建设,某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溢洪道施工需要进行爆破作业,施工单位使用一辆3.0t的小型载重汽车,将800
admin
2022-01-05
62
问题
【背景资料】
某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大坝、溢洪道、水电站等建筑物。该工程由某流域管理机构组建的项目法人负责建设,某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溢洪道施工需要进行爆破作业,施工单位使用一辆3.0t的小型载重汽车,将800kg的雷管、炸药等爆破器材集中装运至施工现场,现场使用起重能力为1.0t的小型起重设备,一次将上述爆破器材卸至地面,然后由人工分别运至仓库。
事件2:在进行水电站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开挖边坡较陡,引起塌方,致3人死亡,2人重伤,1人轻伤。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项目法人立即向流域管理机构和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如实进行报告。在事故调查时发现,该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已按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该方案编制完成后直接报监理单位批准实施。
事件3:为创建文明建设工地,施工单位根据水利系统文明建设工地的相关要求,在施工现场大门口悬挂“五牌一图”,并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在大坝地基处理、溢洪道和水电站厂房底板施工完成后,已完工程量达到全部建安工程量的25%时,施工单位向水利部申报水利系统文明建设工地。
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指出事件2中的质量与安全事故等级。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项目法人的上报程序有无不妥之处?施工单位编制的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的报批过程有无不妥之处?如有请分别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1)事件2中的质量与安全事故属于三级安全事故等级。 (2)施工单位、项目法人的上报程序无不妥之处。 (3)施工单位编制的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的报批过程不妥。 理由:应先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aWzu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一级建造师分类
0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一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帷幕灌浆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疏浚工程中浅埂长度为()m时,应进行返工处理。
某混凝土大坝主体工程,建设单位将土建工程、安装工程分别发包给甲、乙两家施工单位。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项目监理机构在审查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时,认为脚手架工程危险性较大,要求甲施工单位编制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甲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编制
下列关于竣工图编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可与截流戗堤结合,利用开挖弃渣,并可直接利用主体工程开挖装运设备进行机械化快速施工,我国应用最广泛的围堰形式是()。
混凝土坝采用竖缝分块时,浇块高度一般在()m以内。
工程施工实施阶段监理工作的基本内容有()。
根据《水利部关于修改(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的决定》(水利部令第40号),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分为()个专业。
堤身铺料作业的要求有()。
施工单位B分别在某省会城市远郊和城区承接了两个标段的堤防工程施工项目,其中防渗墙采用钢板桩技术进行施工。施工安排均为夜间插打钢板桩,白天进行钢板桩防渗墙顶部的混凝土圈梁浇筑、铺土工膜、植草皮等施工。施工期间由多台重型运输车辆将施工材料及钢板桩运抵作业现场,
随机试题
试述帕金森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下列关于引物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氢黄酮B.5-羟基黄酮C.黄酮醇D.7-羟基黄酮E.异黄酮能与四氢硼钾产生特征反应的是
A.Ag的抑制性调节B.抗体的抑制性调节C.免疫细胞的抑制性调节D.MHC对免疫应答的调节E.补体反馈的调节
血管内加压素是()。
Odyssey玩具公司是一家在几座城市有经营业务的零售商。每家门店的经理每天都会将存款存入当地银行不生息的支票账户。而这些当地银行会每周两次向公司总部所在的银行签发存款转账支票。公司财务主管正在考虑是否使用电汇。每笔汇款的额外成本是$25,账款回收天数会缩
按照规定,不能用红色墨水记账的情况是()。
A、 B、 C、 D、 A4个不同元素,且与前面无重复
率先将实证方法应用于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是
网络传播给国际传播带来了什么问题?(复旦大学2005年研)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