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A.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下 B.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分类以中、晚幼和杆状核细胞为主 C.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分类以原始和早幼细胞为主 D.红系增生活跃,粒系和巨核细胞系多正常 E.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血象及骨髓象特点是
A.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下 B.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分类以中、晚幼和杆状核细胞为主 C.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分类以原始和早幼细胞为主 D.红系增生活跃,粒系和巨核细胞系多正常 E.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血象及骨髓象特点是
admin
2018-10-25
86
问题
A.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下
B.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分类以中、晚幼和杆状核细胞为主
C.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分类以原始和早幼细胞为主
D.红系增生活跃,粒系和巨核细胞系多正常
E.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血象及骨髓象特点是
选项
A、
B、
C、
D、
E、
答案
B
解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象显示全血细胞减少,贫血属正常细胞型;骨髓象显示骨髓增生低下或重度低下,三系造血细胞明显减少,尤其是巨核细胞和幼红细胞,非造血细胞增多。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分类以原始和早幼细胞为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时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分类以中、晚幼和杆状核细胞为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Zsft777K
0
专业实践能力
护理学(368)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级(师)
相关试题推荐
A.剧烈头痛、呕吐B.膀胱刺激症状C.寒战、高热D.食欲锐减、恶心、呕吐E.心率增快、夜间不能平卧慢性肾炎并发高血压脑病的表现是
A.高蛋白饮食B.低蛋白少盐饮食C.充足热量高生物效价低蛋白饮食D.充足热量高生物效价低蛋白无盐饮食E.适量高生物效价蛋白质饮食肾衰竭期(尿毒症期)患者宜选择
A.高蛋白饮食B.低蛋白少盐饮食C.充足热量高生物效价低蛋白饮食D.充足热量高生物效价低蛋白无盐饮食E.适量高生物效价蛋白质饮食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合并高血压者宜选择
患者,女性,25岁。孕7个月余,今日晨起突发畏寒、发热,测体温39.2℃,伴乏力、恶心、呕吐,下腹坠痛,排尿时有烧灼感,门诊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升高,尿常规见白细胞管型。查体有肾区叩击痛(+)。下列针对该患者的治疗要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患者,女性,25岁。孕7个月余,今日晨起突发畏寒、发热,测体温39.2℃,伴乏力、恶心、呕吐,下腹坠痛,排尿时有烧灼感,门诊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升高,尿常规见白细胞管型。查体有肾区叩击痛(+)。留取24小时尿标本应告知患者从几点开始到
患者,女性,25岁。孕7个月余,今日晨起突发畏寒、发热,测体温39.2℃,伴乏力、恶心、呕吐,下腹坠痛,排尿时有烧灼感,门诊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升高,尿常规见白细胞管型。查体有肾区叩击痛(+)。该患者发病的易感因素是
患者女性,32岁。因双侧腰背酸痛,尿频,尿急,尿痛7天就诊;T39.5℃,双肾叩击痛(++);尿检:蛋白(+),脓细胞(+++),红细胞(+),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下列哪项不是其护理诊断
患者,男性。因颜面水肿3天而收住院,查内生肌酐清除率为45ml/min。可判断其肾功能为
诊断肠瘘最佳的辅助检查为
A.手术治疗B.局部持续灌洗C.患肢牵引固定D.足量给予抗菌药E.关节腔内注射抗菌药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主要治疗方法是
随机试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紫金锭(玉枢丹)功用的有
A、小活络丸B、独活寄生合剂C、颈复康颗粒D、四妙丸E、香连丸属于清热通痹剂的是
X银行与Y数据服务中心签订为期10年的IT系统外包合同,一旦X银行的IT系统发生严重故障,Y数据服务中心将保证X银行的业务持续运行。针对以上案例分析,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某企业2015年和2016年的经营杠杆系数分别为2.5和3,2015年的边际贡献总额为75万元,若预计2016年的息税前利润为36.25万元,则2016年的销售增长率为()。
大华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华公司)于200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普通股总数为5亿股。甲、乙分别持有大华公司31%和25%的股份。截至2013年年底,大华公司净资产额为10亿元,最近3年可分配利润分别为3000万元、2000万元和1000万元。2014年2
世界上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是()。
教学方法的根本指导思想是()。
若f(-χ)=-f(χ),且在(0,+∞)内f′(χ)>0,f〞(χ)>0,则在(-∞,0)内().
系统允许发生部分死锁,一旦发现有死锁进程,则通过杀死死锁进程来解决死锁问题的方法称为()。
将学号为“25”的学生姓名改为”王莉”,以下SQL语句正确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