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乙与丙因某事发生口角,甲知此事后,找到乙,谎称自己受丙所托带口信给乙,如果乙不拿出2000元给丙,丙将派人来打乙。乙害怕被打,就托甲将2000元带给丙。甲将钱占为已有。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
乙与丙因某事发生口角,甲知此事后,找到乙,谎称自己受丙所托带口信给乙,如果乙不拿出2000元给丙,丙将派人来打乙。乙害怕被打,就托甲将2000元带给丙。甲将钱占为已有。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
admin
2015-09-30
59
问题
乙与丙因某事发生口角,甲知此事后,找到乙,谎称自己受丙所托带口信给乙,如果乙不拿出2000元给丙,丙将派人来打乙。乙害怕被打,就托甲将2000元带给丙。甲将钱占为已有。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
选项
A、按诈骗罪处理
B、按敲诈勒索罪处理
C、按侵占罪处理
D、按抢劫罪处理
答案
A
解析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侵犯的客体都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犯罪主观方面都是故意,并且都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犯罪客观方面的不同:前者多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被害人的信任并将财物“自愿地”交出;后者必须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手段,即通过对被害人及其家属精神上的强制,使其产生恐惧、畏难心理,不得已而交出财物。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如将要实行暴力、揭发隐私、违法犯罪活动等等。本题中,甲利用乙与丙之间的矛盾,编造谎言,乙相信甲的谎言,“自愿”交出钱给甲,让甲交给丙,而后甲将钱占为已有的行为符合诈骗罪的特征。如果是丙对乙称不给钱就将派人打乙,则丙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因此,本题的答案是A。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ZLA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是某市公路管理局局长,某建筑承包商朱某请甲在承包某路段的工程上帮忙,并表示事成之后愿意将一套价值150万元的别墅以30万元的优惠价卖给甲,甲利用职务便利帮助朱某承揽到该路段工程。同时表示自己不想买房,要求朱某以30万元的价格把该别墅卖给乙,朱某同意,甲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某法院决定开庭审理张某贪污案,被告人张某在开庭前突发心脏病死亡。该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甲行政机关制定了有关行政收费的行政规章,该行政规章所规定的收费标准与有关行政法规相抵触,乙行政机关依据该行政规章向宋某收费,宋某认为此收费行为依据就是错误的,收费行为自然是错误的,因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宋某应当针对何种行为提起诉讼?()
甲(15周岁题)求乙(16周岁题)为其抢夺作接应,乙同意。某夜,甲抢夺被害人的手提包(内有1万元现金题),将包扔给乙,然后吸引被害人跑开。乙害怕坐牢,将包扔在草丛中,独自离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卷二真题试卷第9题)
外籍公民甲携带毒品过境时海关人员乙检查其行李,发现行李中藏有毒品,甲乘人不备将一条金项链塞进乙的口袋,乙心领神会,将甲放行。以后,甲每次都在乙当班的时候从口岸过境,乙每次都予以放行,甲每次事后都给乙巨额好处。对乙应以何罪论处?()
刘某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判决生效后刘某被送往当地监狱服刑,刘某的父亲认为判决有错误,拟提出申诉,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赵某与王某参加刘某的婚礼后,由赵某驾车回家,王某坐在后排座位上,赵某经过一路口,贸然闯红灯,撞上经过此路口的行人孙某,王某见状,对赵某说:“赶紧走,现在没有人看见。”赵某遂加大油门,狂奔5公里。孙某因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而不幸身亡。赵某因交通肇事被依法逮捕,请
某公安局接到群众报案,称有几个人在县城路上打架,公安机关迅速赶到现场,将几个人带回局里,并收集了现场目击者的一些证言,公安机关在对此案进行审查后,发现案件具备什么条件时,应当作为刑事案件进行立案?
刘某为自己投保了一份人寿险,指定其年仅5岁之子刘小树为受益人。后刘小树意外夭折。刘某有妻子黄某,刘母50岁且自己单独生活。某日,刘某因交通事故身亡。该份保险的保险金依法应如何处理?()
随机试题
区别肺癌与肺炎性假瘤的主要组织学依据是
易伴发感染性休克的感染性疾病是
下列哪些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属于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
()计划的核心在于建议以计划和生产委员会为主体寻求节省劳动力成本的方法和手段,不对提出建议的个人给付报酬,整个计划的首要原则是以团体为目标。
过度学习是在掌握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从而达到更加熟练和更高水平的掌握程度的学习。()
在被猫、狗咬到以后,为了遏制狂犬病的发生,最好是在()以内打狂犬疫苗。
主题统觉测验的开创者是()。
A、 B、 C、 D、 E、 E注意,此式并非齐次分式.
Itisnaturalforyoungpeopletobecriticaloftheirparentsattimesandtoblamethemformostofthemisunderstandingsbetw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