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概括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表现形式的演变,说明中共根据上述变化对政策的调整及其结果。
概括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表现形式的演变,说明中共根据上述变化对政策的调整及其结果。
admin
2019-05-20
96
问题
概括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表现形式的演变,说明中共根据上述变化对政策的调整及其结果。
选项
答案
在中共创立和国民大革命时期,主要矛盾及其形式表现为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中共三大确立了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蓬勃发展。 大革命失败后的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社会以阶级矛盾为主,表现为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工农群众与国民党为代表的大地主资产阶级的矛盾。中共八七会议提出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并领导了土地革命战争。 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中期,中日两国的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先后实行抗日反蒋、逼蒋抗日和与国民党合作抗日的方针,实现了由国内战争向民族战争的转变和全民族抗战的到来,并取得了全民族抗战的胜利。 抗战胜利后,阶级矛盾上升,表现为中共领导的人民群众与美帝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坚持自卫战争,联合各种民主力量,武装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YhJ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耆英】北京大学2000年中国通史真题;湖南大学2016年中国史真题;北京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
【商业革命】(CommercialRevolution)苏州大学2014年世界史专业基础综合真题;苏州大学2015年世界史专业基础综合真题
试析二战后50一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浙江大学2001年世界现当代史真题)
十字军东侵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论述20世纪20一30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2010年统考真题)
论述科举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作用。(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中国通史真题)
简述汉武帝的经济政策及其作用。(安徽大学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
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能表明()。
早期基督教的教义和政治思想。
随机试题
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机制是抑制细菌的
骨质疏松症的病理变化不包括
A.中国药典B.企业标准C.药品注册标准D.行业标准E.炮制标准每5年修订一次的
《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的“一般义务和纪律”主要包括()。
小组结束期,组员的特性表现有()。
托尔曼认为()定律对说明学习是需要的。
某端口的IP地址为172.16.7.131/26,则该IP地址所在网络的广播地址()。
在原型化方法中,一个基于既灵活又是集成的【】的软件结构为原型人员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记录管理系统。
DearManager,Iamwritingtoyoutocomplainabouttheserviceinyourhotel.Ihadaterriblestayinroom2532ofOrang
A、Producetheappropriatesound.B、Presstheright-handleverfirst.C、Raisetheirheadsabovethewater.D、Swimstraightinto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