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甲乙两部参加军事演习。甲部队从大本营以60千米/时的速度往西行进,乙部队晚半小时由大本营往东行进,速度比甲部队慢。两部同时接到军令紧急集合,集合地位于大本营正北某处。此时两部所在位置与集合地恰好构成有一角为30度的直角三角形。若两部同时调整方向往集合地行军
甲乙两部参加军事演习。甲部队从大本营以60千米/时的速度往西行进,乙部队晚半小时由大本营往东行进,速度比甲部队慢。两部同时接到军令紧急集合,集合地位于大本营正北某处。此时两部所在位置与集合地恰好构成有一角为30度的直角三角形。若两部同时调整方向往集合地行军
admin
2020-02-02
68
问题
甲乙两部参加军事演习。甲部队从大本营以60千米/时的速度往西行进,乙部队晚半小时由大本营往东行进,速度比甲部队慢。两部同时接到军令紧急集合,集合地位于大本营正北某处。此时两部所在位置与集合地恰好构成有一角为30度的直角三角形。若两部同时调整方向往集合地行军,且保持速度不变,则可同时到达集合地。问:集合地与大本营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选项
A、38
B、41
C、44
D、48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可画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其中A是甲部队的位置,B是乙部队的位置,C是大本营,D是集合地,∠A=30°,∠B=60°,∠ADB=90°,所求为CD的距离。设乙部队从大本营往东走了t小时,则甲部队往西走了(t+0.5)小时,甲部队与大本营的距离为60(t+0.5)。因为∠A=30°,∠B=60°,有AD=2CD,BD=2BC,所以乙部队赶到集合地需要2t小时,甲部队赶到集合地也需要2t小时,甲部队与集合地的距离为60×2t,集合地与大本营的距离为60t。在三角形ACD中有
,解得
。故本题选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YMZ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行测题库乡镇公务员分类
0
行测
乡镇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坚持不懈地努力,________________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事业的成功。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下列关于中国的航天航空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让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据统计,2013年广东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每年平均工资为37020元,比上年增长16.0%,增幅回落3.9个百分点。2014年,如果按照2013年的增长速度不变,下列区域的城镇私营企业人员平均收入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2010年某省共有34名青年学者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在这些人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9位,占85.3%,其中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10位,占34.5%,在国内获得博士学位的19位,占65.5%: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有27位,占93.1%。科学院系统11位,
众所周知,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你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必须尊重别人,多记住别人的优点,学会遗忘别人的过失。其次,一个人要学会遗忘自己的成绩,有些人稍微做了一点成绩就骄傲起来,沾沾自喜,这显然是造成失败的一个原因。成绩只是过去,要一切从零开始,那样才能跨越
①想想看,哪一个伟大的作家不是学问________________又积极劳动的人呢?②有女儿在身边,她能得到一丝________________。③那月色________________了我多年来内心的创伤,所有的仇恨在一瞬问消融了。填入划横线部分最
①在野外露营,如果要采摘蘑菇,一定要能________________出有毒的和无毒的蘑菇。②几个月来,我国多地遭遇雾霾天气,严重的地区连交通信号灯都难以________________。③幸亏我再三________________,他才勉强相信这件事
某市公安机关利用LED灯牌,在城市主要街道发布“东躲西藏,寝食难安。早日自首,争取从宽”的标语,督促在逃人员投案自首。关于公安机关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商标淡化
下列关于Word页码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
舌前2/3一般感觉与味觉的支配神经是
A.槟榔B.化虫丸C.驱虫粉D.贯众汤E.使君子散
抗过敏药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化学结构属于下列哪种类型
制定风险应对策略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下列各项中,不应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是()。
下列概念中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有关的是()。
神话故事或是国产电影保持持续崛起的原动力。中国的神话故事虽然不像西方神话那样在体系形成方面清晰可辨,但中国神话的美学精神也能找到诸多的共同之处。中国神话有着浓重的底层意识,如女娲补天意在庇佑天下众生,夸父追日说的是牺牲小我保护百姓;在人与神的对话中,也洋溢
Thearticlecanmostprobablybefoundin______.Theendsentenceofthearticleisto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