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拟采用复合地基中增加体类型为( )时,应查明地质参数中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拟采用复合地基中增加体类型为( )时,应查明地质参数中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admin
2019-08-27
79
问题
拟采用复合地基中增加体类型为( )时,应查明地质参数中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选项
A、夯实水泥土桩
B、置换砂石桩
C、CFG桩
D、强夯置换墩
答案
B,C,D
解析
根据《复合地基技术规范》表4.0.3,应选B、C、D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YLS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知识(上午)题库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分类
0
专业知识(上午)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5.3.6所示,某建筑物条形基础原设计基础宽度为2m,上部结构作用效应在基础顶面处的竖向压力标准组合值Fk=300kN/m,后发现在持力层以下有厚2m的淤泥质土层,地下水位埋深在室外地面下2m。淤泥土层顶面的压力扩散角为23°。试问:按照软
已知某建筑物筏基为矩形,其宽度b=10m,作用于基底的轴心荷载为4000kN,力矩作用方向沿基础宽度方向,为满足偏心距e≤0.1W/A的条件,W为基底的抵抗矩,A为基底面积。试问:作用于基底的力矩M(kN.m)最大值最接近下列()项。
某地基土为粉土,其含水量为20%,标准冻结深度为2.5m,地下水位3.8m。已知建筑物基底由永久作用的标准组合值产生的平均压力为150kPa,采用条形基础,不采暖。试问:该建筑物基底下允许残留冻土层厚度hmax(m)最接近下列()项。
题目条件同上题,采用半敞口钢管桩,其隔板n=2,外径d=0.5m。试问:确定钢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kN)最接近下列()项。
某建筑柱下桩基承台,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顶标高为一3.640m,桩长16.5m,桩径500mm,桩端进入持力层中砂1.50m。土层参数见图6.4.2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一3.310m。试问:假定桩径变为900mm,其他条件不变,确定单桩竖向
某建筑柱下等腰三桩承台,柱子截面尺寸为400mm×600mm,桩布置及承台尺寸如图6.1.2所示,柱位于承台的形心位置。承台顶面处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值为:轴压力F=1500kN,弯矩M=300kN.m。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作答。试问:由
某多层砌体房屋,地基土层为正常固结的均质淤泥质土,fsk=70kPa,房屋基础底面积A=240mm2。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地基,用直径0.7m的单孔搅拌桩(Ap=0.38m2),桩身水泥土fcu=1.2MPa,现场单桩载荷试验测得Ra=180kN,取桩身强
某黏性土建筑地基拟采用振冲碎石桩处理,初步设计时,桩径为1.0m,按正方形布桩,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90kPa,桩土应力比n=3.0。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作答。试问:假定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15
某建筑柱下桩基承台,采用6根沉管灌注桩,桩身直径d=426mm,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为2500mm。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外力有竖向力设计值F、力矩设计值M和水平剪力设计值V,承台和承台土的平均重度γG=20k/m3。承台平面尺寸和桩位布置、桩基础剖面和地基
某砌体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尺寸如图5.9.4所示,基础顶面处相应于作用的标准值为:永久荷载轴压力FGk=300kN/m,可变荷载轴压力FQk=136kN/m,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为0.7,基底以上基础与土的平均重
随机试题
权能分治
经产妇,宫内孕39+2周,于孕30周出现双下肢浮肿,于半个月前浮肿加重,在当地测血压150/95mmHg,未治疗。今日患者见红3小时,不规律宫缩1个多小时,入院查体,子宫符合妊娠月份,水肿"+++",测血压160/110mmHg,尿蛋白"++",宫缩规律,
风险是指()。
下列关于安全边际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从商品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来看,一般说来生活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比非必需品小。()
设函数在x=0处连续,则a=__________.
关于RISC的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31)。
在考生目录下有一个工程文件sjt5.vbp,其窗体如图1-83所示。考生目录下有一个in5.dat文件,文件中有5个运动员的姓名、7个裁判的打分和动作的难度系数。每人的数据占一行,顺序是:姓名、7个分数、难度系数。程序运行时,单击“输入”按钮,可把in5
要求在输入学生所属学院时,学院的名称中必须包括汉字"学院",应定义字段的属性是
Theydidnotfind______topreparefortheworstconditionstheymightmee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