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共同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共同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min
2014-11-25
44
问题
关于共同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甲向人贩子乙询问,有无被拐卖的女孩给自己做妻子。乙遂将拐卖来的女子卖给甲。甲成立拐卖妇女罪的教唆犯
B、甲对乙实施强奸,乙反抗,恰遇甲的朋友丙经过,甲请丙帮忙,甲得将乙强奸。因丙没有实施强奸行为,故丙不构成强奸罪
C、在成立间接正犯的情况下,不能成立共同犯罪
D、甲将乙打伤,丙一直在旁观看,甲见乙不动之后逃走,丙见机将乙的手机拿走。甲丙不成立共同犯罪
答案
D
解析
A项,甲乙属于对合犯。对于对合犯一般只按刑法分则规定分别定罪量刑,不再依照总论共犯理论确定罪名。甲成立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不构成拐卖妇女罪的教唆犯,故A项错误。B项,丙在甲实施强奸行为时,加入进来帮助甲完成强奸的行为,成立承继的共犯,丙实施了帮助行为,成立强奸罪的帮助犯,故B项错误。间接正犯是“正犯”的一种,利用有故意但无身份或者无目的者,可以成立共同犯罪。例如,国家工作人员甲指使没有身份的妻子乙帮助其收受贿赂,甲成立间接正犯,乙成立帮助犯,甲乙成立共同犯罪,故C项错误。D项,甲丙之间没有意思联络先后实施故意犯罪,不成立共同犯罪,甲成立故意伤害罪,丙成立盗窃罪,故D项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XwV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陈某(15周岁)因喜好计算机,于某日深夜潜入一公司内盗窃价值3万余元的计算机原器件(事发后均被追回)。现问,对陈某应当如何处理?()
下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中,哪些不适用取保候审?
以下关于公诉案件第一审普通程序的表述,正确的是()。
某公民因受到行政处罚而申请复议,在复议期间,因被申请人改变其所作处罚决定而撤回复议申请,但被申请人一直未归还罚款,公民只好再行申请复议,复议机关应如何处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某企业因不服工商局吊销其营业执照的处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并要求赔偿。据此,回答下列两个问题。对某企业提出的赔偿请求,下列有关撤销请求和赔偿请求说法不正确的是:()
看守所值班武警甲擅离职守,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乙趁机逃走,但刚跑到监狱外的树林即被抓回。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2题)
某县人民法院一审以抢夺罪判处高某有期徒刑3年。一审宣判后高某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县人民检察院未提出抗诉。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罪名认定不当,量刑过轻,高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应判处有期徒刑6年。市人民法院应当作出何种处
某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周某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5万元。周某以无钱为由,拒绝缴纳罚金。刑满释放后第一年,周某准备结婚,购买一辆微型轿车。法院得知上述情况后派法警强行将小轿车扣押。请问如何看待法院的行为?()
随机试题
社区口腔健康咨询中群众提出了不少问题,口腔预防保健人员发现群众的许多认识有待提高,经过认真分析总结,对于不同的观点进行了相应的宣传。针对“人老掉牙”的观点,宣传
房地产开发项目策划的主要工作内容有()。
最佳含水量是指( )。
下列表述,符合《会计法》关于会计记录文字要求的是( )。
不少新建、扩建企业没有在投资中按比例安排相应的自有流动资金,有的企业甚至靠挪用流动资金来盲目争上新的项目;历年清产核资中发生的损失也有一部分用企业自有流动资金减除;一些企业甚至挪用流动资金炒房地产、股票等;此外,物价的上涨也吃掉了一部分资金。这段话主
下列诗句描写的季候,若依春、夏、秋、冬时序排列,正确的排序是______。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②寒蝉聒梧桐,日夕长悲鸣。③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④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2014年)设函数f(χ)=,χ∈[0,1].定义函数列:f1(χ)=f(χ),f2(χ)=f(f1(χ)),…,fn(χ)=f(fn-1(χ)),…记Sn是由曲线y=fn(χ),直线χ=1及χ轴所围成平面图形的面积,求极限nSn.
在Word2007文档编辑时,使用(39)________________选项卡中的“分隔符”命令,可以在文档中指定位置强行分页。
ThoughPaulisdisabled,hemanagedtomovearoundinthehouse.Thefrontdoortohishomedoesnotopenautomatically.
“普通法中规定的救济方法是有限的,而衡平法中则规定了一系列新的救济方法对普通法的救济方法加以补充。”[Kewis,“OutlineofEquity”(1968)]你是否同意这段话?请给出充分的理由。(1994年12月)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