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下列有关自然人人格权与身份权异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2012年单选32)
下列有关自然人人格权与身份权异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2012年单选32)
admin
2018-04-11
86
问题
下列有关自然人人格权与身份权异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2012年单选32)
选项
A、人格权与身份权均没有直接财产内容
B、人格权与身份权均属于支配权和绝对权
C、人格权受到侵害后权利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身份权则不可以
D、人格权始于出生,身份权则以取得一定身份为前提
答案
C
解析
《侵权责任法》第22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町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该条所称人身权益,包括人格权,也包括身份权。故本题应选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XSC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甲是某建筑队的电焊工,在一次建筑物装修的施工中,没有注意清除电焊作业下方堆放的大量的木板和棉织物,就进行电焊作业。结果炙热的电焊残渣掉落到下方的物品上,引起火灾,造成大楼被烧毁,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同时还导致20人被大火烧死。甲构成()。
甲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会计的朋友乙,提出向该公司借款10万元用于购买毒品并出售,并许诺出售毒品获利后给乙好处费。在利益的诱惑下,乙应甲的要求擅自从自己管理的公款中借给甲10万元。甲拿到10万元后,亲自从外地购得毒品,然后在本地出售。出售一部分后,甲分给乙赃款
甲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会计的朋友乙,提出向该公司借款10万元用于购买毒品并出售,并许诺出售毒品获利后给乙好处费。在利益的诱惑下,乙应甲的要求擅自从自己管理的公款中借给甲10万元。甲拿到10万元后,亲自从外地购得毒品,然后在本地出售。出售一部分后,甲分给乙赃款
被继承人死亡后,继承遗产的人对他所欠的税款应当清偿,下列选项中有关清偿范围的表述,正确的是()。
甲工厂向乙公司提出购买20台电脑,单价6000元,乙公司同意提供电脑,但认为价格偏低,要求每台电脑增加500元,甲工厂表示同意。乙公司的行为是()。
周某为抢劫财物在某昏暗场所将王某打昏。周某的朋友高某正好经过此地,高某得知真相后应周某的要求提供照明,使周某顺利地将王某的钱包拿走。关于本案,下列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为了便于依存专利的实施,我国专利法设计的强制许可类型称为()。
某甲被聘在国有公司担任职务,后因该国有公司与某外商企业合资,国有公司占10%的股份,某甲被该国有公司委派到合资企业担任副总经理。在任职期间,某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合资企业价值15万元的财物非法据为己有。对某甲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甲某因运输香烟被工商机关查获,汽车被扣押在工商局院内。当夜甲某潜入工商局意图将汽车开出,在打开大门时惊动了保安,甲某慌乱中拾起一根棍子向保安头上砸去,将保安击倒在地,然后夺路而逃。后经法医鉴定,保安构成重伤。对于甲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合同法》第66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请根据民法原理分析:试分析本条规定的民事制度的法律效力。
随机试题
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的是
甲因办厂无资金向乙借款10万元,借期两年,并且由丙担保在甲不还钱时代甲向乙还款。两年后,甲因经营不善无力偿还借款,乙向甲和丙索款未果,向法院提起诉讼。本案中关于甲、丙诉讼地位的判断哪些是正确的?
信托业务是指信托投资公司以资金融通为目的,以受托人身份承诺信托和处理信托事务的经营行为。()
甲公司生产A产品,生产过程分为两个步骤,分别在两个车间进行。一车间为二车间提供半成品。二车间将半成品加工成产成品。每件产成品消耗一件半成品。甲公司用平行结转分步法结转产品成本,月末对在产品和产成品进行盘点,用约当产量法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原材料在
根据行为主义的观点,学习的实质是()。
2004年我国东部农村约有绝对贫困人口()万人。根据图表,以下不正确的一项是()
《柳叶刀》是世界上最悠久及最受重视的同行评审性质的医学期刊,它属于()。
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干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反对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这一运动是
用于查看报表的页面数据输出形态是指()。
赤壁(Chibi)是中国著名的古战场,位于今天的湖北省境内。赤壁之战发生在三国时期(theThreeKing-domsPeriod)。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巧用火攻,战胜了强大的曹操军队。因此,赤壁之战成了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许多军事文献都有提及。此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