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的原因及评价。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的原因及评价。
admin
2019-07-21
56
问题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的原因及评价。
选项
答案
赤壁之战后,魏据北方,蜀据巴蜀,吴据江东,形成了三国鼎立的格局。此种格局的出现是由各方面的条件造成的: 从客观条件上看,在地理条件上,蜀有剑阁、三峡之险,进可攻,退可守;吴有长江之险,易守难攻。在经济上,蜀汉占有的益州,沃野千里,素有“天府之国”之称;吴国占据的江东地区,在东汉以来经济也有一定的发展。这两方面因素,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提供了客观物质基础。 从主观因素看,三大集团的领袖、谋臣、武将在水平上势均力敌,并各自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人才群体。曹操用人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刘备、诸葛亮以诚待人,知人善任;孙权用人,与臣下同舟共济,忘短贵长。这种人才智力因素上的均衡,使得当时三大集团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虽波澜起伏,时有消长,但能基本维持一种均势。再加上孙刘联盟,攻虽不足,守则有余。能动的主观因素与客观条件结合,便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国鼎立的形成,是局部的统一,是走向全国统一的必要步骤。它较之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局面,是一个较大的进步。它在推动三个相对独立区域内的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开发少数民族地区方面,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XFJ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驱准保藏】北京大学2015年历史学基础(中国史)真题
【轮班工匠制】北京大学1999年中国通史真题
【美西战争】(Spanish—AmericanWar)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世界史真题
【土埃战争】
【《三国志》】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中国史学史真题
试析苏联解体的原因。(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世界通史真题)
论述自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前半期传教士来华的背景、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近代英国思想家洛克的代表作是
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文革开始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方针是()。
随机试题
积为______病,结块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______分;聚为______病,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多属______分。
传染病的感染过程是指()。
下属不符合胰腺假性囊肿超声特点的是
A.肝包虫病B.肝脓肿C.肝硬化并门脉高压D.原发性肝癌E.继发性肝癌一名49岁妇女,近期常感右上腹疼痛,食欲减退,乏力,腹胀,医生检查肝肿大。最可能的诊断是
以下哪项是晚期乳癌的特征( )。【历年考试真题】
矿业工程项目的投资本由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和建设期利息组成。
下列关于电站锅炉压力试验压力表的精度等级,说法正确的是()。
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它们是()
测验说明书中需要包括()
前瞻记忆的影响因素有()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