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的原因及评价。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的原因及评价。
admin
2019-04-17
17
问题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的原因及评价。
选项
答案
赤壁之战后,魏据北方,蜀据巴蜀,吴据江东,形成了三国鼎立的格局。此种格局的出现是由各方面的条件造成的: 从客观条件上看,在地理条件上,蜀有剑阁、三峡之险,进可攻,退可守;吴有长江之险,易守难攻。在经济上,蜀汉占有的益州,沃野千里,素有“天府之国”之称;吴国占据的江东地区,在东汉以来经济也有一定的发展。这两方面因素,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提供了客观物质基础。 从主观因素看,三大集团的领袖、谋臣、武将在水平上势均力敌,并各自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人才群体。曹操用人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刘备、诸葛亮以诚待人,知人善任;孙权用人,与臣下同舟共济,忘短贵长。这种人才智力因素上的均衡,使得当时三大集团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虽波澜起伏,时有消长,但能基本维持一种均势。再加上孙刘联盟,攻虽不足,守则有余。能动的主观因素与客观条件结合,便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国鼎立的形成,是局部的统一,是走向全国统一的必要步骤。它较之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局面,是一个较大的进步。它在推动三个相对独立区域内的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开发少数民族地区方面,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XCP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西安事变】西北大学2013年中国史真题;浙江工商大学2016年专门史真题;苏州科技大学2017年中国通史真题
简述阿拉伯半岛统一国家的形成。(四川大学2013年世界通史真题)
结合史实论述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中国史综合真题)
论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影响。(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四川大学2005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安徽大学2006年中国现代史真题)
评述中共七大及其历史影响。(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历史学综合真题)
简述日本幕藩体制的特征。(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世界史综合真题)
谈谈你对“十四年抗战”和“八年抗战”的理解。(南京大学2018年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真题)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提出的恢复和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是()。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要求严厉制裁德国的目的是()。
随机试题
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阐述不正确的是
首次经营品种执行麻醉药品进出库执行
患儿男,生后7小时,3小时来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患儿系32周早产,出生体重1700g,顺产,生后无窒息,母孕期轻度高血压,早产原因不明,产前无用药史,无羊水早破。查体:T36℃,早产儿外貌,呼吸急促、不规则。R64次/分,面色苍白发灰,口周发绀,鼻扇、
容易通过正常的肾小球滤过屏障的蛋白是
Gerstmann综合征不包括
腹腔镜手术中,出现气体栓塞并发症后应采取的措施是
城市水源取水点保护范围是上游()m至下游()m,水厂生产区的保护范围是()m。
汉代著名辞赋家、成都人司马相如的代表作是()。
材料一:2011年,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压力还在加剧,我国每年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力将达到1500多万人,加上900万失业人员和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因素新产生的失业人员,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总人数将超过2400万人。 材料二: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
发送方的加密数据在到达最终节点之间不被解密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