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案情] 甲和乙均缺钱。乙得知甲的情妇丙家是信用社代办点,配有保险柜,认为肯定有钱,便提议去丙家借钱,并说:“如果她不借,也许我们可以偷或者抢她的钱。"甲说:“别瞎整!”乙未再吭声。某晚,甲、乙一起开车前往丙家。乙在车上等,甲进屋向丙借钱,丙说:“
[案情] 甲和乙均缺钱。乙得知甲的情妇丙家是信用社代办点,配有保险柜,认为肯定有钱,便提议去丙家借钱,并说:“如果她不借,也许我们可以偷或者抢她的钱。"甲说:“别瞎整!”乙未再吭声。某晚,甲、乙一起开车前往丙家。乙在车上等,甲进屋向丙借钱,丙说:“
admin
2014-02-18
59
问题
[案情]
甲和乙均缺钱。乙得知甲的情妇丙家是信用社代办点,配有保险柜,认为肯定有钱,便提议去丙家借钱,并说:“如果她不借,也许我们可以偷或者抢她的钱。"甲说:“别瞎整!”乙未再吭声。某晚,甲、乙一起开车前往丙家。乙在车上等,甲进屋向丙借钱,丙说:“家里没钱。”甲在丙家吃饭过夜。乙见甲长时间不出来,只好开车回家。甲一觉醒来,见丙已睡着,便起身试图打开保险柜。丙惊醒大声斥责甲,说道:“快住手,不然我报警了!"甲恼怒之下将丙打死,藏尸地窖。
甲不知密码打不开保险柜,翻箱倒柜只找到了丙的一张储蓄卡及身份证。甲回家后想到乙会开保险柜,即套问乙开柜方法,但未提及杀丙一事。甲将丙的储蓄卡和身份证交乙保管,声称系从丙处所借。两天后甲又到丙家,按照乙的方法打开保险柜,发现柜内并无钱款。乙未与甲商量,通过丙的身份证号码试出储蓄卡密码,到商场刷卡购买了一件价值两万元的皮衣。
案发后,公安机关认为甲有犯罪嫌疑,即对其实施拘传。甲在派出所乘民警应对突发事件无人看管之机逃跑。半年后,得知甲行踪的乙告知甲,公安机关正在对甲进行网上通缉,甲于是到派出所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问题]请根据《刑法》有关规定,对上述案件中甲、乙的各种行为和相关事实、情节进行分析,分别提出处理意见,并简要说明理由。(2009—卷四—2)
选项
答案
1.关于甲的行为定性 甲在着手盗窃丙的保险柜过程中,因罪行败露而实施杀害丙的行为,甲的犯罪目的是取得财物,根据《刑法》第269条的规定,其杀人行为属于盗窃过程中为抗拒抓捕而对被害人使用暴力,应当成立抢劫罪。根据《刑法》第263条的规定,甲的行为属于抢劫致人死亡情形,成立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应适用升格的法定刑。 甲的杀人、抢劫行为,都与乙无关,甲乙之间没有共同故意和共同行为,根据《刑法》第25条的规定,不成立共犯;甲将丙的储蓄卡和身份证给乙,不构成盗窃罪的教唆犯。甲两天后回到丙家,打开保险柜试图窃取丙的钱财的行为,属于抢劫罪中取财行为的一部分,不单独构成盗窃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的规定,只有在案发后没有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才能成立自首。本案中,甲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逃跑再归案的,即便如实供述也不能成立自首。 2.关于乙的行为定性 乙事先的提议甲并未接受,当时没有达成合意,二人没有共同犯罪故意。甲的抢劫行为属于临时起意,系单独犯罪,不能认为乙的行为构成教唆犯。乙不成立教唆犯,当然就不能对乙的行为适用《刑法》第29条第1款的规定。在甲实施抢劫行为之时,乙已经离开现场,乙没有帮助故意,也缺乏帮助行为,不成立帮助犯。 甲套问乙打开保险柜的方法,将丙的储蓄卡、身份证交乙保管时,均未告知乙实情,乙缺乏传授犯罪方法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故意。乙去商场购物的行为,根据《刑法》第196条的规定,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解析
1.关于甲的行为定性
甲在着手盗窃丙的保险柜过程中,因罪行败露而实施杀害丙的行为,甲的犯罪目的是取得财物,根据《刑法》第269条的规定,其杀人行为属于盗窃过程中为“抗拒抓捕”而对被害人使用暴力,应当成立抢劫罪。根据《刑法》第263条的规定,甲的行为属于抢劫致人死亡,成立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应适用升格的法定刑。
甲的杀人、抢劫行为,都与乙无关,甲乙之间没有共同故意和共同行为,根据《刑法》第25条的规定,不成立共犯;甲将丙的储蓄卡和身份证给乙,不构成盗窃罪的教唆犯。甲两天后回到丙家,打开保险柜试图窃取丙的钱财的行为,属于抢劫罪中取财行为的一部分,不单独构成盗窃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的规定,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本案中,甲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逃跑再归案的,即便如实供述也不能成立自首。
这一问题是否成立自首,刑法理论上存在争议。但是,司法实践中,对于这种行为确实不认为是自首。青海省湟中县人民法院对如下案件没有认定为是自首。案情:2003年2月3日,被告人路某酒后无证驾驶甘AXXXX号小客车,承载多人回家,行至某公路5KM+970M处,将路边行人陈某碰撞致当场死亡,后路某驾车逃逸。法医鉴定结论:“陈某系闭合性颅脑损伤而死亡”。经公安机关责任书认定:“驾驶人路某负事故全部责任。”2003年9月25日,因涉嫌交通肇事罪对被告人路某取保候审,路某在取保候审期间潜逃。2008年1月16日,被告人路某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对于路某取保候审后逃跑后又投案的行为是否构成自首,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本案中被告人路某虽然在取保候审期间因惧怕刑罚而逃跑,但在司法机关采取措施将其控制前能够主动投案,应视为主动投案。因为其归案接受审判毕竟不是司法机关采取措施将其抓获,而是其主动投案的结果。自动投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应当认定为自首。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路某是在被采取取保候审期间逃跑的,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取保候审属于刑事强制措施的一种,因此路某行为不能构成自首,如实供述只能作为量刑的酌定情节。
2.关于乙的行为定性
(1)乙之前提议甲未接受,二人无共同犯罪故意,且甲的抢劫行为是在此之后的“某晚”进行的,二人无共同犯罪行为;另外,甲的抢劫属于临时起意,是突发性的,是其单独犯罪,不能认为乙构成教唆犯,不能适用《刑法》第29条第1款规定。根据前述分析,乙亦没有帮助的故意与帮助行为,也不成立帮助犯。
(2)传授犯罪方法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认定;信用卡诈骗罪的认定。甲是“套问”乙开保险柜方法且未告知实情,故乙没有《刑法》第295条规定的传授犯罪方法罪的故意。甲将储蓄卡和身份证交乙保管,亦是谎称“从丙处所借”,故乙无《刑法》第312条规定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收益所得罪的故意。以上两罪,乙均不成立。而对于其用丙的身份证试出储蓄卡密码的行为,依据《刑法》第196条第1款第(3)项的规定,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XB6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主观题试卷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主观题试卷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列关于产品质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在人与人的沟通中,有一定的特殊性,下列()因素使得人们对同样的事情或谈话会有不同的解释和归因。从案例分析得知,要保证沟通的有效性,就必须认识和掌握在沟通过程中的()。
企业的生产规划目标、技术进步目标、管理现代化目标属于()。
该企业2001年与2000年相比较()。2001年净利润累积数比2000年多()。
企业制定经营战略需考虑的重大关系有八种,其中共同存在服务与被服务、卖与买、选择与被选择、争夺与被争夺关系的有()。
劳动合同的续订条件是()。关于劳动合同终止的延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003年5月,小毛于烹饪学校毕业后,到森林大酒店作厨师。森林大酒店于6月和小毛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为半年,试用期满进行考试,若考试不合格则延长试用期半年。森林大酒店每月支付小毛工资3000元。小毛在试用期内工作认真,但由于缺少经验,
劳动者加班应否支付加班工资?()。对于本案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
协调组织冲突的对策是()。
(2011年单项选择第30题)根据《公司法》,企业应按当年税后利润10%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当累积法定盈余公积金达到注册资本()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
随机试题
免疫抑制药包括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求的影响是()。
广告不常用的媒体是()。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徐霞客的山水之志来源于父亲的榜样、游记书籍的熏陶和母亲的支持。大概因为读书有偏好,霞客十来岁时应童子试不成,索性改志投奔山水之间。到此时,霞客的所为并不_________,古代这样的人很多,但他从此以后_________,纯粹一生,别无他顾,这就难得了。依
A、 B、 C、 D、 C
计算机内数据采用二进制表示是因为二进制数(3)。
A、 B、 C、 D、 D在一个关系的候选码中指定一个用来一标识该关系的元组,这个被指定的候选码称为该关系的主码或主键。最简单的情况,单个属性是主码.最极端的情况,整个属性组是主码,称作全码。根据实体完整性规
在VisualFoxPro中,若所建立索引的字段值不允许重复,并且一个表中只能创建一个,这种索引应该是
若窗体上有一个名为Command1的命令按钮,并有下面的程序:PrivateSubCommand1_Click() Dimarr(5)AsInteger Fork=1To5 arr(k)=k Nextk prog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