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2013年真题)我国《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请分析: (1)本条文中“犯罪
(2013年真题)我国《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请分析: (1)本条文中“犯罪
admin
2016-09-06
60
问题
(2013年真题)我国《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请分析:
(1)本条文中“犯罪过程”的含义。
(2)本条文中“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含义。
(3)如果行为人将被害人砍成重伤后,放弃杀人意图并将被害人送往医院救治,避免了死亡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应如何认定?
选项
答案
本条是关于犯罪中止的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因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1)本条文中“犯罪过程”是指从开始实施犯罪预备行为到犯罪实行行为结束前的全部过程。 (2)本条文中“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是指行为人实施完毕犯罪行为后、犯罪结果出现之前,自动采取措施有效地避免犯罪结果发生。 (3)如果行为人将被害人砍成重伤后,放弃杀人意图并将被害人送往医院救治,避免了死亡结果的发生,这属于“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应当按照犯罪中止论处,因犯罪行为造成了一定损害结果,应当按故意杀人罪的法定刑减轻处罚。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X1R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甲在一豪宅院外将一个正在玩耍的男孩(3岁)骗走,意图勒索钱财,但孩子说不清自己家里的联系方式,无法进行勒索。甲怕时间长了被发现,于是将孩子带到异地以4000元卖掉。对甲应当如何处理()。
民法上的“有限责任”是指()。
甲嫌已80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母亲乙累赘,故将乙一人留在家中,自己锁门外出。甲5天后回家,乙已经死在床上。法院判决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甲属于()。
犯罪预备的特征有()。
下列选项中,属于单务法律行为的是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应当认定为承诺的是
下列关于中国刑法适用范围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甲取得了30年期限的建设用地使用权,10年后,乙在甲的土地上设置了地役权,则地役权的最长期限为()。
被告人钱某与孙某有私怨。钱某为了报复孙某,在孙某与其邻居(三户)公用厨房里装上了炸药和雷管,引起爆炸着火,烧毁炊事用具、一家用户全套家具及3000余元的存折,并将孙某的爱人炸成重伤。钱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有人认为:“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的债务均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请运用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夫妻财产制度对这种观点加以辨析。
随机试题
关于砌体工程中不得设置脚手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下肢静脉曲张病人手术治疗的禁忌证是
下列关于拍卖标的物瑕疵请求规则的表述,何种是正确的?
灭火救援窗的设置要求是什么?
甲公司与乙公司为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关系,所得税税率均为25%。母子公司采用应收账款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1)2010年内部应收账款余额为1500万元,其现值为1485万元。(2)2011年内部应收账款余额为1500万元,其现值为1480
TheAmericanRevolutionwasnotarevolutioninthesenseofaradicalortotalchange.Itwasnotasuddenandviolentoverturn
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体验,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环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其中的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创造出的体验是令人难忘的。体验是一种经济物品,像服务、货物一样是实实在在的产品,不是虚无飘渺的感觉。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体验的是(
给定资料1.我国是世界第二草原大国,天然草原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0%。作为我国陆地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草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草地占国土总面积的40%左右,是现有农田的3倍,畜牧业发展潜力很大。
试评新文化运动。(苏州大学2001年中国近代史真题;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中国通史真题;武汉大学2003年中华民国史真题;安徽大学2006年中国近代史真题)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