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简述想象竞合犯的特征及与牵连犯、吸收犯罪的区别。
简述想象竞合犯的特征及与牵连犯、吸收犯罪的区别。
admin
2020-12-30
57
问题
简述想象竞合犯的特征及与牵连犯、吸收犯罪的区别。
选项
答案
想象竞合犯,指行为人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在表面上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由于想象竞合犯只有一行为,从重视行为在确认罪数方面的地位的观点看,以“一行为”而犯数罪,不是实际的数罪,而是观念上的数罪或者想象的数罪,所以想象竞合犯又称观念竞合犯或想象数罪。含有貌似数罪实为一罪的意味。 其特征是:(1)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2)同时触犯了数个罪名。 想象竞合犯与牵连犯、吸收犯罪的区别要点是行为数量不同。想象竞合犯是“一行为”,而牵连犯、吸收犯是“数行为”。判断一行为还是数行为的要点看是否“同时触犯”数罪。同时触犯数罪的,大体是一行为;不是同时触犯数罪,而是明显有间隔的,大多是数行为。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X19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主观题试卷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主观题试卷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向乙借款500万元,丙提供了保证担保,丁提供了抵押担保。请根据民法原理、合同法、担保法回答下列问题:设甲、乙之间的借款合同有效,甲、乙协商延长还款期限1年,且通知了丙、丁,丙、丁未予答复。到期,因甲无力还款,乙可否要求丙、丁承担担保责任?为什么?
某证券经营机构被中国证监会以欺诈客户为由,罚款20万元。该机构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审法院经过审理,判决维持。判决书于2000年6月10日送达该证券机构。该机构依法上诉,二审法院于6月26日收到上诉状,经审查后于2000年9月5日作出并宣告判决,
如果一审宣判后,张某对刑事部分不服提出上诉,王某对民事部分不服提出上诉,第二审法院在审理中发现本案的刑事部分和附带民事部分认定事实都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应当如何处理?如果一审宣判后,王某对附带民事部分判决上诉中增加了独立的诉讼请求,张某在二审中
材料:1840年鸦片战争前,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中国农业社会是封闭保守的。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封建法律面临挑战。清朝统治者迫于内外压力,于20世纪初下诏修律,以收回领事裁判权为契机,法的现代化从制度层面上在中国正式启动。新中国成立后60年来,伴随着社会
案情:某市公安局于2009年1月4日对曹某(男,24岁)、翁某(男,21岁)持刀抢劫致人重伤一案立案侦查。经侦查查明,曹某、翁某实施抢劫犯罪事实清楚,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曹某、翁某抢劫案于2009年3月30日侦查终结,移送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市人民检察
案情:甲公司从某银行贷款1200万元,以自有房产设定抵押,并办理了抵押登记。经书面协议,乙公司以其价值200万元的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为甲公司的贷款设定抵押,没有办理抵押登记。后甲公司届期无力清偿贷款,某银行欲行使抵押权。法院拟拍
丁公司兼并甲服装厂的行为具有怎样的法律性质?若需要实现担保物权,丙投资公司和王某,谁可以先实现?
依照题目中的意思,对于乙公司向甲公司提供的5台设备,甲公司是否都已经购买?已经购买的,购买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在甲公司、乙公司、丙公司的合作中,乙公司最后提供的设备存在瑕疵,影响到了设备的正常使用,但乙公司对此抗辩说,此瑕疵在样品中已经存在,乙公司是
丙银行能否代位行使乙公司的担保物权?为什么?A房屋上设立的抵押权是否有效?为什么?
试述洗钱罪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随机试题
电压互感器一、二次均须安装________。
何为“髓之海”
甲乙丙三人合作开发一项技术,合同中未约定权利归属。该项技术开发完成后,甲、丙想要申请专利,而乙主张通过商业秘密来保护。对此,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基金宣传推介材料允许()。
在《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中,()是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及其波动性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
某公司拟投资一个新项目,需要投资总额3000万元,以下筹资方式中,企业能获得税收减免优势的有()。
某商场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为响应政府拉动内需的号召,2020年5月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冰箱10台,同时回收10台旧冰箱,每台收购金额为150元,取得现金净收入(含税)为24000元。已知每台冰箱市场零售价格为2550元。此项业务的销售额为(
【廖仲恺被剌案】
某公司为了扩大其网上商店的销售收入,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广告宣传和促销手段,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该公司重金聘请了专业人士进行市场分析,专业人士认为开通了网上银行的人群才是真正潜在的网上商店的顾客群。于是该公司决定与商业银行合作,在新开通网上银行业务的人群中开展宣
荣辱是一对基本道德范畴,“荣”即荣誉,是指社会对个人履行社会义务所给予的褒扬与赞许,以及个人所产生的自我肯定性心理体验;“辱”即耻辱,是指社会对个人不覆行社会义务所给予的贬斥与谴责,以及个人所产生的自我否定性心理体验。荣辱观()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