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下列关于合同解除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06年卷三第52题)
下列关于合同解除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06年卷三第52题)
admin
2014-12-09
37
问题
下列关于合同解除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06年卷三第52题)
选项
A、委托人或者受托人都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
B、不定期租赁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
C、承揽合同中的定作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
D、在承运人将货物交付收货人之前,托运人可以解除运输合同
答案
A,B,C,D
解析
①合同的解除分为三种:协议解除、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②法定解除又分两种:一般法定解除。规定在《合同法》第94条,特点是适用于所有的合同,但解除权成立的条件严格。特殊法定解除。规定在《合同法》分则或者其他法律中,特点是仅适用于某类情形下的某类合同,且解除权成立的条件比较宽松。③本题考查的是特殊法定解除权中的“任意解除权”,所谓任意解除权,指在法律明文规定的前提下,解除无须理由,但因行使任意解除权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解除需付出代价)。④《合同法》第410条规定:“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因解除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该当事人的事由以外,应当赔偿损失。”据此,委托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均享有任意解除权,故A选项正确。⑤《合同法》第232条规定:“当事人对租赁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61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视为不定期租赁。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出租人解除合同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不定期租赁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均享有任意解除权,故B选项正确。⑥《合同法》第268条规定:“定作人可以随时解除承揽合同,造成承揽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承揽合同中,仅定作人享有任意解除权。故C选项正确。⑦《合同法》第308条规定:“在承运人将货物交付收货人之前,托运人可以要求承运人中止运输、返还货物、变更到达地或者将货物交给其他收货人,但应当赔偿承运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故D选项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WmQ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王某是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以甲公司名义向乙公司发出书面要约,愿以10万元价格出售甲公司的一块清代翡翠。王某在函件发出后2小时意外死亡,乙公司回函表示愿意以该价格购买。甲公司新任法定代表人以王某死亡,且未经董事会同意为由拒绝。关于该要约。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甲公司以《公司法》的规定成立了乙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甲与其他两个人合伙设立了一家食品厂,此前,甲曾向乙借款5万元,一半用于合伙的出资,一半用于自己房屋的翻新改造。食品厂经营半年后,获纯利3万元,恰在此时,甲的房屋因一场大火烧毁,乙遂要求甲偿还借款,而甲已无其他财产可供清偿债务,对此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以下对举证时限的理解错误的是()
某国有企业拟改制为公司。除5个法人股东作为发起人外,拟将企业的190名虽工都作为改制后公司的股东,上述法人股东和自然人股东作为公司设立后的全部股东。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该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应当选择下列哪种方式?
关于唐律与明律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各按25%的份额共有一幢房屋。在乙、丙、丁不知道的情况下,甲将房屋转让给了不知情人成某,并办理了过户手续。现乙、丙以甲为被告诉至法院,要求甲赔偿损失。法院的下列作法中正确的是()。
张某将一车出租给李某,李某经过张某允许后,又将该汽车租给其朋友林某,林某在一次行车中发生车祸,车被报废,则张某应向谁主张赔偿损失?
李某向朝阳区人民法院起诉状告张某在供货合同中违约,张某在答辩期内提出了管辖异议,认为双方已经在供货合同中选择海淀区人民法院作为合同的管辖法院。朝阳区人民法院查证后认为海淀区人民法院与本合同并无任何关系,而朝阳区是张某住所地,因此还是审理了此案并作出了判决,
随机试题
患者,男性,70岁,腹部热液烫伤,伤后1个月仍未愈合,并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治疗应采取( )成年患者,烧伤总面积90%,Ⅲ度烧伤面积60%,宜采取( )
男性,18岁,慢性肾炎5年,肌酐清除率65ml/min,3天前患肺炎。应选用哪种抗生素
右旋糖酐-70的主要作用是( )。【历年考试真题】
不需要采用订本式账簿的是()。
会计人员在发现账实不一致时,应及时调整账簿记录,使账实相符。()
一台湾高中学生修学旅游团来祖国大陆寻觅华夏文化,参观游览了华北、华东地区的一些旅游景点,导游员回答了学生的以下问题。五台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关于五台山表述正确的是()。
从职能上讲,总部应该成为集团的()。
下列有关城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乡村聚落向城镇聚落转变的过程②大搞城镇建设③让农民离开农村④可达到城乡协调发展⑤乡村与城市居民平等分享人类共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生态安全屏障
In2012,IhadjustrecoveredfromaseriousillnesswhenIreceivedaninvitationtoawriter’sconferenceinOrlando,Florid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