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附课文 欢乐的泼水节 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这一天,人们提着水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的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上泼。
附课文 欢乐的泼水节 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这一天,人们提着水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的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上泼。
admin
2016-06-30
63
问题
附课文
欢乐的泼水节
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这一天,人们提着水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的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上泼。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地上铺满了火红的凤凰花瓣,空中回响着欢乐的象脚鼓点。大家唱着歌,跳着舞,赛起了龙舟,放起了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选项
答案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课文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并对学生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紧扣“欢乐”来写,可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课文配有插图,生动描绘了傣族人民相互泼水和唱歌跳舞的情景。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但不是很强,所以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合作探究等形式,得到口语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锻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景。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少数民族特殊的民情与风俗,并尊重不同民族的不同习俗。得到情操的陶冶。 教学时间 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凤凰花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气氛,激发情感导入 导语设计:教师:今天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来听听音乐,看看图画。(播放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同时出示火红的凤凰花画面)这幅凤凰花的图片展示的是一个地方的画面,是哪里呢? 学生:西双版纳。 教师:在凤凰花开的西双版纳,生活着哪个少数民族呢? 学生:傣族。 教师:很好,看来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课——《欢乐的泼水节》了。现在大家一起来看课本。 (导入:运用画面和音乐,先声夺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异地风情。)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1.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并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标注生字词,运用工具书学习。 赛、湿、幸、离、淋、水桶、西双版纳、凤凰、傣族、吉祥 2.提问学生思考: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为什么叫泼水节?人们相互泼水表示什么意思?读了这篇课文,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三、精读课文第二段,感受泼水节的欢乐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不断地给学生创设情境,发挥想象,体验情感,朗读感悟。 (一)整体感悟第二段 1.过渡:想进一步去感受欢乐的泼水节吗?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并请学生说一说读完后的感想。(这是对第二段的整体感知,同时为下面的教学作好铺垫) 2.过渡:想参加吗?这里呀,老师刚刚接到一个邀请,傣家人要我们去过泼水节呢!大家快去准备准备,读1—2句,读好了,待会儿咱们就去。 请学生齐读1—2句。(抓住“提、端、滴、撒”这些动作,让学生做一做,从而感悟文章用词的精当) (三)第二个层次3—4句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此对学生进行读、说、演、感悟全方位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设计了以下环节。 1.开始泼水了,自读3—4句,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2.谈话:你都想到了什么?(此处学生的发言很精彩,有描述书上句子的;有谈感受的;有提出疑问的;有抒发对泼水节的向往的) 3.体验:教师创设情境:同学们,这是一个泼水的广场,来把你们的桶提起来,盆端起来,瓢拿起来,看一看,你的好朋友在哪里,快去泼吧。学生走下座位,互相追赶,体验泼水节的快乐。师生互相模拟泼水。 4.出示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录像。师生观看。 5.教师:体验、观看后,把你们看到的、感受到的带进句子再读,男、女生赛读3、4句。(以上环节设计,重在创设情境,激发想象,体验感悟,读出层次,突破难点,让师生融情于文,体验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 (四)第三个层次:第5句 1.角色体验:教师指一名学生问:你身上湿淋淋,为什么脸上还笑开了花?出示第5句,指名请学生读。 2.教师述:怎能不高兴呢?怪不得人们那么高兴,原来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泼出去的水会给人们带来幸福呀。带着新的感受再读3—4句。 3.学生读3—4句。(此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更深刻领悟泼水的象征意义,领悟傣家独有的风情,从而更好地突破重、难点) 四、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我进行了弱处理 (一)出示课件,《月光下的凤尾竹》响起。师伴以音乐,渲染气氛,以读代讲第一句。 (二)第二句,以声像手段烘托,让学生在乐声中唱起来,跳起来,在象脚鼓声中赛龙舟。在礼炮声中,在五彩缤纷的烟花中,感受泼水后欢快的热烈场面,读出高兴、不忍离去的心情。 1.象脚鼓声响起,看:赛龙舟 2.听、看放烟火 3.师生读最后一句话,回归全文。激发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全文。 五、巩固练习 1.提问学生:我们一起跟傣族人民度过了欢乐的泼水节,那场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全班齐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作业设计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花瓣 ( )的泼水节 ( )的鼓点 ( )的清水 ( )的鸟儿 ( )的生活 2.照样子,写句子。 例:来乌岛玩的人很多。很多人来鸟岛玩。 (1)小草上闪烁着晶莹剔透的小露珠。 (2)花丛中飞舞着美丽的蝴蝶。 板书设计 欢乐的泼水节 早早 早已 泼水节 (吉祥如意) 追赶 淋湿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WfUq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小学语文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小学语文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甲、乙、丙三人锯同样粗细的木棍,分别领取8米、10米、6米长的木棍,要求都按2米的规格锯开,劳动结束后,甲、乙、丙分别锯了24、25、27段,那么锯木棍速度最快的比速度最慢的多锯_______次。
下面不能用三角板画出的角是()。
三角形中最大的一个角是70°,按角分类这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某工厂生产某种产品,已知该产品的月产量x(吨)与每吨价格P(元)之间的关系为,且生产x吨的成本为R=50000+200x(元)。问该厂每月生产多少吨产品才能使利润达到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利润=收入一成本)
小学阶段数学课程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_______、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_______是数学教师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基本要求,在全面驾驭教科书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和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是数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业务水平、文化修养、教育观点、师德和思想素质的综合表现.
人们往往这样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此解答过程所运用的主要思想是()。
甲和乙玩一个游戏,三张大小、质地都相同的卡片上分别标有数字1,2,3.将标有数字的一面朝下,甲从中任意抽取一张,记下数字后放回洗匀,然后乙从中任意抽取一张,计算抽得的两个数字之和.如果和为奇数,则乙胜,和为偶数,则甲胜.该游戏对双方_________.(填
苏轼所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田园诗人是()。
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基本特征是:韵文性、_________、________和叙事性。
随机试题
《行行重行行》选自()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最可能引起血小板计数减少的抗生素是
下列情况,会导致低压断路器自动跳闸的有()。
下列情形能够引发合同之债的有()。
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不包括( )。
市场结构包括的市场关系有()。
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为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专门成立内部控制评价机构,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该公司在设置内部控制评价机构的基础上,还成立专门的评价工作组,接受内部控制评价机构的领导,具体承担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组织。评价工作组成员
甲企业申请的某采矿许可有效期限将于2006年10月1日届满。甲欲延续这一许可,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服务群众是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核心在职业道德中的具体体现,是职业道德要求目标指向的()。
等差数列:若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则该数列叫等差数列。以下几组数字属于等差数列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