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如果李某得知此情况,他提出的哪些诉讼请求可以得到法院的支持? 张某代理李某将房屋卖给司某的行为属于:
如果李某得知此情况,他提出的哪些诉讼请求可以得到法院的支持? 张某代理李某将房屋卖给司某的行为属于:
admin
2014-04-28
69
问题
如果李某得知此情况,他提出的哪些诉讼请求可以得到法院的支持?
张某代理李某将房屋卖给司某的行为属于:
选项
A、超越代理权的行为
B、有权代理的行为
C、滥用代理权的行为
D、无权代理的行为
答案
84
解析
《民法通则》第63条:“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双方当事人约定,应当由本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第64条:”代理包括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委托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行使代理权,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规定行使代理权,指定代理人按照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单位的指定行使代理权。”题中,李某已授权张某出售房屋,故张某代理李某出售房屋属于有权代理,但张某利用代理损害李某的利益,又属滥用代理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Wah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县居民刘某与乙县大江房地产公司在丙县售房处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购买大江公司在丁县所建住房1套。双方约定合同发生纠纷后,可以向甲县法院或者丙县法院起诉。后因房屋面积发生争议,刘某欲向法院起诉。下列关于管辖权的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甲与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将一幢房屋卖与乙。双方同时约定,一方违约应支付购房款35%的违约金。但在交房前甲又与丙签订合同,将该房卖与丙,并与丙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甲起诉乙要求支付货款,并赔偿违约造成的可预见的损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项?()
(一)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由甲公司向乙公司交付1吨药材,乙公司付款100万元。乙公司将药材转卖给丙公司,并约定由甲公司向丙公司交付,丙公司收货后3日内应向乙支付价款120万元。张某以自有汽车为乙公司的债权提供抵押担保,未办理抵押登记。抵
甲与乙登记结婚3年后,乙向法院请求确认该婚姻无效。乙提出的下列哪一理由可以成立?
刘某承包西瓜园,收获季节突然病故。好友刁某因联系不上刘某家人,便主动为.刘某办理后事和照看西瓜园,并将西瓜卖出,获益5万元。其中,办理后事花费1万元、摘卖西瓜雇工费以及其他必要费用共5000元。刁某认为自己应得劳务费5000元。关于刁某的行为,下列哪一说法
甲乙签订水果购销合同,约定由甲方送货,甲与丙签订运输合同,如期发运价值10万元的水果一车。丙送货途中,因洪水冲垮公路,被迫绕道,迟延到达,导致水果有轻微的腐烂现象。乙方以逾期交货和货物不符合合同约定为由拒收货物且拒付货款。丙多次与乙交涉无果,发现水果腐烂迅
网名“我心飞飞”的21岁女子甲与网名“我行我素”的25岁男子乙在网上聊天后产生好感,乙秘密将甲裸聊的镜头复制保存。后乙要求与甲结婚,甲不同意。乙威胁要公布其裸聊镜头,甲只好同意结婚并办理了登记。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甲因遭受强奸住院治疗一个多月,出院后仍长期精神恍惚,后经多方医治才恢复正常。在诉讼过程中,甲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下列哪些赔偿要求具有法律依据?
关于票据丧失时的法律救济方式,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随机试题
现有孔φ2500.021与轴φ25+0.025+0.041mm相配合,求其最大过盈和最小过盈,并判断其配合性质。
以利率计算的基本期限单位为标准划分,利率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男,31岁。头痛进行性加重1个月。入院前3天出现喷射状呕吐3次,抽搐1次。查体:神志清楚,双侧视神经盘水肿,颈软。最可能的诊断是
减轻心脏负担的主要措施是(2006年真题)
下列关于应激反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长期借款由于借款期限长,风险大,因此借款成本也较高。()
党的十八界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要把()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对于外人来说,武陵源有着难以描述的神奇与秀丽。而在当地土家族人眼中,每座形态各异的石峰,都能演绎出一个神奇古老的传说。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在概念模型中,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
Therecentconferenceontheeffectiveuseoftheseasandoceanswasanotherattemptresolvingmajordifferencesamongcountri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