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归因在跨文化交流中会产生什么影响?(中国传媒大学2016)
归因在跨文化交流中会产生什么影响?(中国传媒大学2016)
admin
2019-05-06
41
问题
归因在跨文化交流中会产生什么影响?(中国传媒大学2016)
选项
答案
归因(attribution)理论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Fritz Heider)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提出的。是指人们在接触时,常常要推断对方举止的原因、动机或意图,还时常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原因。这种解释和说明对方或者自己行为原因的理论就是归因理论。其在跨文化交流中有以下影响: (1)文化背景影响归因参照标准 归因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的感知和因果关系的解释,归因的参照标准是社会性的。而文化背景则是人们对行为解释的参照标准,文化背景不同,对同一行为的解释就会有差异。 (2)在跨文化交流中更易犯归因偏差 归因偏差是指在认知系统中,歪曲了原本正确的信息。一方面受到认知本身的局限,一方面是由于认知动机引起的。 在跨文化交流中比在同文化交流中更容易产生归因偏差,例如“认知偏差”,观察者总是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行为者的内因,而行为者常会把原因归结为外因。这是因为双方掌握的信息量不同。我们越是了解对方,就越能够像考虑自己的问题一样去考虑他人的问题,即能客观地考虑问题。 认知偏差还适用于对外群体“成见”的稳定性。对外群体了解很少,就会倾向于认为,外群体成员的行为可能是由他们的稳定的本性和种族、民族的特点所决定,而不是变化了的环境的反映。人们总是认为自己所在的群体价值标准是最好的,因此总是习惯用本群体的价值标准进行归因。将对方的行为归因于对方所在群体的民族特性上。 有学者还指出,人们总结出归因的特点是受到归因“分类范畴宽度”的影响,“分类范畴宽度”越狭窄,人们就越容易用自己的文化规范来归因。知识面窄的人(对对方文化了解少的人)比起知识面宽的人(对对方文化了解多的人)在跨文化交流归因中更容易出错。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WWm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20年代中国电影的萌芽与初创期概貌。
简论电影艺术的视听语言特征。
包豪斯的教育思想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影响。
简述学堂乐歌的产生和发展,它的主要内容和形式特点,及其社会历史意义。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对中国社会思潮影响很大。主要表现为哪几个方面?
形体性动作和语言动作都是为完成()的()服务的。
电视剧是用()和视听语言创作的电视戏剧作品。
简述19世纪中后期以及20世纪西方美术的发展状况。
“苏联蒙太奇理论”
随机试题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一次记几分?
国内社会环境主要包括________、政治环境、民族环境、________、________等。
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的______。
A.大叶性肺炎B.间质性肺炎C.小叶性肺炎D.肺气肿流感病毒可引起
治疗风热郁闭,咽喉肿痛,大便秘结者,应首选
田某突发重病神志不清,田父将其送至医院,医院使用进口医疗器械实施手术,手术失败,田某死亡。田父认为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一系列违规操作,应对田某的死亡承担赔偿责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卷三第23题)
[2008年,第42题]下列分子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采矿业指对固体、液体或气体等自然产生的矿物的采掘以及地质勘查、建筑工程活动等。()
下列几组数据中,标准差最大的一组是()。(2013年)
职权性规则亦兼具()的特征。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