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危害结果的相关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2008/2/1)
关于危害结果的相关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2008/2/1)
admin
2021-01-31
65
问题
关于危害结果的相关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2008/2/1)
选项
A、甲男(25岁)明知孙某(女)只有13岁而追求她,在征得孙某同意后,与其发生性行为。甲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B、警察乙丢失枪支后未及时报告,清洁工王某拎拾该枪支后立即上交。乙的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C、丙诱骗5岁的孤儿离开福利院后,将其作为养子,使之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丙的行为造成了危害后果
D、丁恶意透支3万元.但经发卡银行催收后立即归还。丁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答案
A
解析
刑法中的危害结果(广义结果)包括实害结果和危险结果。构成犯罪的行为肯定造成了结果(实害或危险),由此,只要判断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就可得出是否造成危害结果的结论。
(1)选项A,甲男明知幼女而与之发生性关系,根据《刑法》第236条第2款规定,已构成奸淫幼女型的强奸罪,具有危害结果(抽象危险结果),故选项A错误。
(2)选项B,根据刑法第129条。丢失枪支不报罪要求“造成严重后果”(实为情节要素)才构成犯罪,严重后果通常指枪支落入不法分子手中为其所用实施犯罪行为等结果。本案中无此结果,不构成犯罪,故选项B正确。
(3)选项C,诱骗儿童离开监护人的,根据《刑法》第262条规定,构成拐骗儿童罪,当然有危害结果(实害结果),故选项C正确。
(4)选项D,根据《刑法》第196条第2款规定,构成恶意透支型的信用卡诈骗罪,要求经发卡银行催收后拒不归还。本案中丁虽恶意透支,但及时归还,不构成犯罪,没有造成危害结果,故选项D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WVr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刑法》第72条规定的缓刑条件,因而应当宣告缓刑的对象是:()
下列哪一选项构成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下列哪些选项构成结果加重犯?()
下列选项中,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有:()
下列行为中,构成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的是:()
为在火车站实施爆炸以使公众产生恐慌,甲、乙、丙盗窃了爆炸物,购买了匕首等凶器。因被群众举报,尚未来得及实施爆炸活动,三人即被抓获。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无业人员高某,谎称其父是某军区副司令员,通过网上聊天骗取一女大学生信任,与其同居一段时间后,借故骗走女大学生1万余元,后不辞而别。对高某行为认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甲、乙、丙一同抢劫丁,在抢劫过程中,甲、乙主张杀掉丁灭口,而丙不作声,后甲、乙将丁杀害,在此过程中丙一直旁边协助制服丁并望风。后案发。经一审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后.对甲、乙二人均以抢劫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数罪并罚后,判决死刑立即执行
甲17岁时抢劫他人财物,3年后案发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同时被立案侦查的还有甲的朋友乙。经查,乙并未参与抢劫,因而乙的案件部分被撤销。关于此案的辩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甲和乙是同事,二人因为某项目的主管权发生争执。甲在落选后将乙曾经患病的事实公开发布到微博上并@了乙的现女友。乙发现后立即找到微博运营商要求其删除该微博。微博运营商直至1个月后才删除该微博。其间,乙的女朋友因此而与乙分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用物理的方法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方法称为
精浆的生理作用不包括
牙髓中的主要细胞是指
上题所述病例宜辨证为
关于注射用溶剂的正确表述有
穿越铁路及高速公路的地下燃气管道外应加套管,并提高()。
某企业以自产的产品A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公司职工,已知产品A的市场售价为1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产品A的成本共计8000元。那么,会计人员在对此项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时,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贷方科目的金额是()元。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一般只需要支付少量的保证金就可以签约,这是衍生工具的()。
2015年,泽恩集团年度利润总额是5000万元,当年,泽恩集团向某公募基金会公益项目捐赠500万元,向某非公募基金会公益项目捐赠300万元,根据《公益事业捐赠法》和《企业所得税法》,泽恩集团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为()万元。
设f(x)在[a,b]上连续,在(a,b)内可导证明:存在ξ,η∈(a,b),使得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