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这一次为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巨量信贷投放规模,大部分资金投入到了以“4万亿元”为龙头带动的政府投资项目中。“4万亿元”投资中,地方政府3万多亿元的配套资金大都是银行贷款,一些地方政府可能会借这次贷款的“东风”,挪用信贷资金应付日常开支或其他支出,拆东墙补西墙
这一次为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巨量信贷投放规模,大部分资金投入到了以“4万亿元”为龙头带动的政府投资项目中。“4万亿元”投资中,地方政府3万多亿元的配套资金大都是银行贷款,一些地方政府可能会借这次贷款的“东风”,挪用信贷资金应付日常开支或其他支出,拆东墙补西墙
admin
2014-02-28
67
问题
这一次为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巨量信贷投放规模,大部分资金投入到了以“4万亿元”为龙头带动的政府投资项目中。“4万亿元”投资中,地方政府3万多亿元的配套资金大都是银行贷款,一些地方政府可能会借这次贷款的“东风”,挪用信贷资金应付日常开支或其他支出,拆东墙补西墙,财政开支膨胀,使未来的贷款偿还成为一笔糊涂账,最后不得不甩给财政买单。 本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
选项
A、地方财政面临的信贷风险
B、地方信贷易成一笔糊涂账
C、宽松货币政策下地方财政的“借钱冲动”
D、警惕地方信贷资金财政化
答案
D
解析
这段文字主要阐述了地方政府的3万多亿元银行货款配套资金呵能会被挪用作政府支出,从而成为一笔糊涂账,最终还得财政偿还。A项“信贷风险”文段不曾涉及,属无中生有,排除。B项“地方信贷易成一笔糊涂账”不是文段主要说明的内容,其结果“甩给财政买单”才是文段的重点,排除。C项“借钱冲动”也不是文段主要说明的内容.文中主要是讲“如何用、谁来还”的问题,排除。D项“地方信贷资金财政化”是对“挪用信贷资金应付日常开支或其他支出”、“甩给财政买单”的正确表述,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WPpe777K
0
陕西
行测
地方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A、 B、 C、 D、 C此题答案为C。根据裂项公式,原式=
母亲:这学期冬冬的体重明显下降,我看这是因为他的学习负担太重了。父亲:冬冬体重下降和学习负担没有关系。医生说冬冬营养不良,我看这是冬冬体重下降的原因。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父亲的意见提出质疑?
(1)政府悬赏(2)专家辨别真伪(3)得到珍贵照片(4)颁发证书和奖金(5)进行蹲点拍摄
滨海市政府决定上马一项园林绿化工程,政府有关部门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就特色树种的选择问题形成如下几项决定:(1)樟树、柳树至少选择一样;(2)如果不种桂树,那么就要种雪松;(3)如果种柳树,那么就要种桃树;(4)桃树
行政指令是指行政主体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行政手段,包括行政命令、指示、规定、条例及规章制度等措施,按照行政组织的系统和层次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方法。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描述不属于行政指令的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替《王干随笔选》“帮腔”者两位,其中一位是原文化部长名作家王蒙。王氏以短短数行,披露往事一桩:父亲辈的王蒙结识儿子辈的王千,仰仗的是爷爷辈的胡乔木。王蒙叙事,素有讲究。这段记忆列出风云学界的圣贤任继愈、金克木、季羡林
砥砺九十载,幸福亿万人。201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回望这波澜壮阔的90年。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不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而且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奇迹,这表明(
在我国,“公民”一词的含义是()。
下列语句中,数量表示有误的一句是()。
我国刑罚的执行由不同机关负责实施,其中由法院负责执行的刑罚种类有()。
随机试题
年长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B.处方药C.甲类非处方药D.保健食品E.麻醉药品凭医师处方才能在零售药店购买的是
城市或区域热力站设计中,以下哪项不正确?
背景某高层建筑主楼采用单元式隐框玻璃幕墙,A公司作为设计和施工双甲级资质的专业公司,承接了幕墙的设计和施工任务,并根据B设计院的建筑图、结构图进行了幕墙施工图的深化设计,并在C试验室进行了“三性试验”。该幕墙系统采用了断桥铝型材和钢化中空Low—
关于收购人通过协议方式取得上市公司不同比例股份的处理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警惕投资后遗症并非要_____,而是要在投资的同时,努力用好投资,把握投资方向,提高投资效益,以投资带动消费。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很多时候,政策及政策建议的基础不过是主观的信念。所以,究竟是需求管理政策更好,还是供给刺激政策更好,不大容易判断。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好”是指什么?是从多长的时间尺度考虑的?凯恩斯当年为自己的政策建议辩护时说过一句名言:“我们迟早都是要死的”。这话引人深
甲1岁时被乙收养并一直共同生活。甲成年后,将年老多病的生父母接到自己家中悉心照顾。2004年,乙、甲的生父母相继去世。则()。
Whatdoesthemanhavetodonow?
Whatdoesthemanmean?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