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张某系某集团军参谋,与同学李某、陈某要好。某日,张、李二人相约外出喝酒,与王某口角,二人合力将王某打至重伤后逃走。陈某得知此事,便以此为要挟,向张某借钱。张某无钱,陈某便让张某弄几份军用地图卖给从事间谍的某记者,具体由陈安排。陈某出卖军用地图时被抓获,并供
张某系某集团军参谋,与同学李某、陈某要好。某日,张、李二人相约外出喝酒,与王某口角,二人合力将王某打至重伤后逃走。陈某得知此事,便以此为要挟,向张某借钱。张某无钱,陈某便让张某弄几份军用地图卖给从事间谍的某记者,具体由陈安排。陈某出卖军用地图时被抓获,并供
admin
2010-06-20
47
问题
张某系某集团军参谋,与同学李某、陈某要好。某日,张、李二人相约外出喝酒,与王某口角,二人合力将王某打至重伤后逃走。陈某得知此事,便以此为要挟,向张某借钱。张某无钱,陈某便让张某弄几份军用地图卖给从事间谍的某记者,具体由陈安排。陈某出卖军用地图时被抓获,并供出张、李故意伤害之事。关于张、王、李案件的管辖,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
选项
A、张、李二人故意伤害案由犯罪地地方人民法院管辖;张、陈为境外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由军事法院管辖
B、张某所犯两个案件都由军事法院管辖;李某、陈某的犯罪案件由地方法院管辖
C、张某、陈某为境外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由军事法院管辖;张某故意伤害案由军事法院管辖,李某故意伤害案由地方法院管辖
D、张某是现役军人,本案中的故意伤害罪和为境外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都是有现役军人参与的共同犯罪,因而本案中所有人的所有罪行均应由军事法院管辖
答案
C
解析
根据《刑诉解释》第20条的规定,现役军人和非军人共同犯罪的,分别由军事法院和地方人民法院或者其他专门法院管辖;涉及国家军事秘密的,全案由军事法院管辖。因此C项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VxD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被告人岳某因涉嫌抢劫被起诉至法院,在开庭审理过程中,趁休庭之机打伤法警逃跑,较长时间一直未被抓获,本案应当如何处理?()
2003年春节前的一天,刘某到兰州后就打电话叫来了魏某、华某等同伙,花钱买了几家商场的真购物券,然后拿回老家,勾结浙江制假分子伪造了几家商场的购物券,票面价值达200余万元。后在兰州、西宁进行购物兑奖活动,获取了价值200多万元的商品,并且将其中数十万元的
下列属于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适用的法律文件有()
下列关于中国刑法适用范围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某案件属于涉外刑事诉讼案件,则关于本案的叙述,正确的是哪个选项?()
2003年春节前的一天,刘某到兰州后就打电话叫来了魏某、华某等同伙,花钱买了几家商场的真购物券,然后拿回老家,勾结浙江制假分子伪造了几家商场的购物券,票面价值达200余万元。后在兰州、西宁进行购物兑奖活动,获取了价值200多万元的商品,并且将其中数十万元的
伍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如果伍某在李某实施暴力拒捕时也跑过来帮李某,对伍某的此种行为该如何定性:
《德国民法典》是19世纪末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制定的法典,法典适应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在贯彻资产阶级民法基本原则方面已有所变化,以下哪项不属于其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申请专利应当向专利局提交申请文件一式两份。”该规范性质如何?()
某市一医药公司新购进一批名叫“康美”的减肥药,为打开这种药的销路,医药公司便到市电视台作广告,电视台要求医药公司提供相关文件和资料,医药公司推托说进药时忘了向厂家索要,并许诺过一段时间便补上。因广告费不低,电视台便开始在电视上为该药作广告,宣称该药的神奇效
随机试题
膊扁桃体发育达高峰的年龄是
山茱萸的主治病证不包括()
曾某,女,1岁,面色苍白2个月。生后曾因青紫、窒息急救处理。母乳喂养,未添加辅食。4个月时测智力发育正常,以后发育呈倒退现象。查体:表情呆滞,四肢轻度震颤。检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80g/L。为明确诊断,应再做的辅助检查为
根据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的非流动负债包括应付()。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需要纳税申报的有()。
何某为某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由于意外事故被法院宣告死亡,其16岁的儿子为合法的继承人,其妻黄某为其监护人,同时公司章程规定,自然人股东死亡的,其继承人年满18岁的,可以自然获得股东资格,不需要获得其他股东的同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用砂锅煮食物,食物煮好后,让砂锅离开火炉,食物将在锅内继续沸腾一段时间,这是因为:
可摘局部义齿中修复牙槽骨、颌骨和软组织缺损的部分是()。
《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诸二罪以上俱发,以重者论;等者,从一。若一罪先发,已经论决,余罪后发,其轻,若等,勿论;重者更论之,通计前罪,以充后数。”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该段文字反映了唐朝什么刑法原则?
中国工商银行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