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论述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2015.陕西)
论述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2015.陕西)
admin
2017-10-22
59
问题
论述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2015.陕西)
选项
答案
首先要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充分发挥,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 (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给学生一定的权力和机会,让有创造性的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干自己想干的事,为创造性行为的产生提供机会。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应使考试真正成为选拔有能力、有创造性人才的有效工具,在考试的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应考虑如何测评创造性的问题。比如,在学业测试中,可以增列少部分无固定答案的问题,让学生有机会发挥其创造性。评估学生的考试成绩时,也应考虑其创造性的高低。其次,要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具体做法表现在: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在各种创造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贯穿整个创造活动的始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进行丰富的想象,不必拘泥于常规的答案);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再次,可以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发散思维训练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与形态扩散等。用途扩散即让学生以某件物品的用途为扩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它的用途。结构扩散即以某种事物的结构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方法扩散即以解决某一问题或制造某种物品的方法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种方法的各种可能性。形态扩散即以事物的形态(如颜色、味道、形状等)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 (2)推测与假设训练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比如,让学生听一段无结局的故事,鼓励他们去猜测可能的结局,或读文章的标题,去猜测文中的具体内容。 (3)自我设计训练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及其知识经验,给他们提供某些必要的材料与工具,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实际动手去制作某种物品,如贺卡、图画、各种小模型等。 (4)头脑风暴训练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创造性的产生是知识、技能、策略、动机等多方面综合发展的结果。结合各个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既可以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Vjkq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是()。
教师的职业倦怠最突出的特征是情绪衰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主要体现为()。
教学过程中学生以()为主。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必须遵循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是教师职业道德与其他职业道德相区别的基本特征。()
肖明在学业考试中成绩很不理想,他认为是由于考试太难,自己运气不好,肖明将考试失败归因于稳定不可控因素,会使他产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
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是()。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我国第五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我国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超过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儿童生长标准。()
小李十分内向,不爱说话,无论是在陌生的环境还是在家里,都寡言少语,这表明人格具有稳定性。()
随机试题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均属于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三者是并列的关系。
适合荧光分析法测定的无机离子()。
下列不属于货物进出口主要环节管理立法的是
男性,40岁,1周来发热,伴乏力;食欲很差,恶心,厌油,呕吐2次,近3天来尿黄。检查:体温已不高,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肝肋下1.5cm,质软有触痛,脾未及,ALT15001U/L,TBil120μmol/L,DBil65μmol/L,AFP<25μg
2岁小儿,咳嗽3天,体温38℃,双肺有干性及不固定湿哕音,其诊断应首先考虑是
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拆迁人对被拆迁的()应依法予以补偿。[2004年考试真题]
(操作员:苏会计;账套:201账套;操作日期:2015年1月31日)1月8日,办公室杨颖用现金购买办公用品5500元,请填制记账凭证。
房地产开发项目质量管理应遵循()。
根据我国的法律效力层次,下列法律中效力最高的是()。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小题。2010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17.3亿吨,比上年增加4.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37.5亿吨,比上年增加1.3%。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79.8亿吨,比上年增加6.9%。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1238.1万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