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没收一切私人的或团体的——豪绅、地主、祠堂、庙宇、会社、富农——田地、山林、池塘、房屋,归 一一引自中共1936年《苏维埃土地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没收一切私人的或团体的——豪绅、地主、祠堂、庙宇、会社、富农——田地、山林、池塘、房屋,归 一一引自中共1936年《苏维埃土地法》
admin
2016-07-26
82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没收一切私人的或团体的——豪绅、地主、祠堂、庙宇、会社、富农——田地、山林、池塘、房屋,归
一一引自中共1936年《苏维埃土地法》
材料2:1931年2月,毛泽东按中央决定指示各级政府发一布告;“说明过去分好了的田,(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即算分定,得田的人,即_由他管所分得的田,这田由他私有,别人不得侵犯。”“租借买卖,由他自主;田中生产,除交土地税于政府外,均归农民所有。”
——转引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3:一方面要规定地主应该普遍地减租减息,不得抗不实行。另一方面,又要规定农民有交租交息的义务,不得抗不交纳。
——引自中共中央1942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问题》
材料4: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并归个人所有,……承认其自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条件下出租的权利。
——引自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是党在哪一时期的土地政策?材料2对材料1在土地所有权问题上有什么改变?你认为作此改变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材料3是党在哪一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作这一调整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4与材料1、2之间有什么联系?说明了什么?
(4)综观四则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依据和出发点是什么?
选项
答案
(1)是土地革命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土地政策。材料1规定土地归苏维埃政权公有,农民只有使用权;材料2改为土地归农民所有。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是党在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目的是调整阶级关系,既调动农民的抗日和生产积极性,又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3)材料4是材料1、2土地政策的继续和发展。说明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基本解决,中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反封建斗争重新成为革命的主要任务之一。 (4)主要依据:不同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革命的主要任务。出发点:解放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借以战胜一切敌人。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V1H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罗斯福新政对当时的美国政治最深刻的影响是()。
材料一: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系得自被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
民溃事件与役人暴动
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办学方针的实质是()。
1938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正面战场取得大捷的战役是()。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方针是()。
“达赖喇嘛”最早是由清朝的()皇帝敕封的。
1977年8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总结了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宣告_______结束,重申________是新时期的根本任务。
日德兰海战
萨拉托加大捷
随机试题
有人说:孤独是蚌病成珠。忍耐痛苦的结果是得到那颗美丽绝伦的珍珠,__________相反,乐于独处的人把独处看成是难得的享受。独处,最有利于想象力的发挥。独对自然,心灵会像宇宙一样深邃;独观书籍,思想会像电波一样通达古今;独赏音乐,情绪会像雪莲一样玉洁冰清
申请中国进出口银行出口买方信贷时,出口货物中的中国成分
患儿,男性,7岁。高热2天,食欲不振,流涎。查体:体温39℃,咽部充血,软腭部可见数个疱疹及溃疡,腹平软,心肺无异常。本题最可能的诊断是
需隔离检疫的出境货物在出境前30天预报,隔离前7天报检。( )
甲公司是乙公司母公司,2017年8月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一批货物,甲公司确认收入5万元,成本为3万元,期末甲公司未收到乙公司5万元货款,截至期末该批货物乙公司已向外销售了60%,取得销售收入为8万元,结转成本3万元,已收到款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阅读以下文字。回答下列问题。这两天,一位其貌不扬的老先生在高铁二等座上笔耕不辍的照片刷屏网络,感动无数网友。照片中,白发苍苍、脚穿旧皮鞋,专注于修改文件的老人,正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刘先林,他今年已经78岁。网友称他为“高铁二等座最高
甲、乙两人在同一天就同样的发明创造提交了专利申请,专利局将分别向各申请人通报有关情况,并提出多种可能采用的解决办法。下列说法中,不可能采用___________。
Wheredoesthisconversationtakeplace?
Themostexcitingkindofeducationisalsothemost.Nothingcan【61】thejoyofdiscoveringforyourselfsomethingthatisimp
Inoursocietytherazorofnecessitycutsclose.Youmustmakeabucktosurvivetheday.Youmustworktomakeabuck.Thejob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