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如图4所示,一束可见光射向两面平行的玻璃砖的上表面,经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和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如图4所示,一束可见光射向两面平行的玻璃砖的上表面,经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和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min
2021-04-06
57
问题
如图4所示,一束可见光射向两面平行的玻璃砖的上表面,经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和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玻璃砖对a、b两种单色光的折射率,n
a
大于n
b
B、射出玻璃砖的两种单色光a、b平行
C、若逐渐增大入射光的入射角,则a的出射光首先消失
D、若用a、b两种单色光做衍射实验,则b光衍射现象较明显
答案
B
解析
b光在玻璃中偏折程度大,所以n
b
>n
c
,A项错误。a的折射率较小,波长较长,所以其衍射现象较明显,D项错误。第二次折射的入射角与第一次折射的折射角相等,所以第二次折射的折射角与第一次折射的入射角相等,所以射出玻璃砖的两种单色光a、b平行,B项正确。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所以出射光不会消失,C项错误。故本题选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UrJ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选取了较多的现代生物技术,以及最新的生物科学研究成果,这符合教材内容选择()的思想。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光与光合作用”具体要求是:掌握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及其相互关系。某教材沿着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这两个阶段,从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的高度做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引导学生从物质和能量转化的角度去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图2为一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牵牛花的花色由基因R和r控制,叶的形态由基因H和h控制。下表是3组不同亲本的杂交及结果,请分析回答:(1)根据第______组合可判断阔叶对窄叶最可能为显性;第______组合可判断______(花色)为显性。(2)3个杂交组合中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①
材料:教师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一节内容教学时,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淀粉遇到碘液会变成蓝色,所以学生能很容易地根据叶片颜色的变化而得出结论。在这里有的学生的实验现象不太明显,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探究性试验强调学生大胆质疑、主动参与、共同
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1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在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
如图3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共有7条食物链。若鸟食物一半来自草一半来自昆虫,则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多需要消耗植物约________千克。
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材料:下面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基本步骤: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可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的。设置对照:将一片叶子的一部
随机试题
《安全生产法》在总结我国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规定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
抗原对某一机体具有免疫原性的第一要素是
颌骨骨髓炎X线检查有诊断价值一般在发病后
为了赢得地位和自尊心属于下列哪种动机?()
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当他们第一次相遇时甲离B地相距104米,然后两人继续向前走,当达到目的地后都立即返回,当第二次相遇时,乙离B地相距40米。问AB两地相距多少米?
下列名医与著作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勃艮第公国】南京大学1995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真题
设二次型xTAx=x12+4x22+x32+2ax1x2+2bx1x3+2cx2x3,矩阵A满足AB=0,其中求(A一3E)6.
使用VC6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源程序文件modi3.epp。其中定义的类并不完整,按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将类的定义补充完整。完成以下功能:(1)定义纯虚类TestClass0,包含纯虚函数fun(),请在注释//********1********后添
AboutthousandAmericantroopsarebasedinJapan.MinisterKoizumisentJapanesetroopstoassistrebuildinginIraq.AndJapan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