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2017年)某公安派出所以李某放任所饲养的烈性犬恐吓张某为由对李某处以500元罚款。关于该处罚决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17年)某公安派出所以李某放任所饲养的烈性犬恐吓张某为由对李某处以500元罚款。关于该处罚决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dmin
2020-11-19
52
问题
(2017年)某公安派出所以李某放任所饲养的烈性犬恐吓张某为由对李某处以500元罚款。关于该处罚决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选项
A、公安派出所可以自己名义作出决定
B、可当场作出处罚决定
C、应将处罚决定书副本抄送张某
D、如李某不服处罚决定向法院起诉,应以该派出所所属的公安局为被告
答案
A,C
解析
A选项当选。《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1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5 00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可见派出所有权以自己的名义作出500元的罚款。
B选项不当选。《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0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的,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可见只有警告和200元以下的罚款才可以当场作出,本题案例中处罚500元不能当场作出。
C选项当选。《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1条第1款规定:“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人民警察应当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出示工作证件,并填写处罚决定书。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有被侵害人的,并将决定书副本抄送被侵害人。”可见治安处罚决定书的副本应当抄送给被侵害人张某。
D选项不当选。如A选项的解释所述,派出所有权作出500元的罚款,当派出所以自己名义做出500元罚款时,依据行政主体的基本理论,派出所此时就是行政主体,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所以如李某不服处罚决定向法院起诉,应以该派出所为被告。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UYu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杨某与刘某存有积怨,后刘某服毒自杀。杨某因患风湿病全身疼痛,怀疑是刘某阴魂纠缠,遂先后3次到刘某墓地掘坟撬棺,挑出刘某头骨,并将头骨和棺材板移埋于自家责任田。事发后,检察院对杨某提起公诉。一审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02条的规定,认定杨某的行为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解释》中规定:“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规定,只适用于依法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的公司。”关于该解释,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6年卷一第13题)
律师潘某认为《母婴保健法》与《婚姻登记条例》关于婚前检查的规定存在冲突,遂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了进行审查的建议。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5年卷一第11题)
关于高经理起草的《酒后代驾服务规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011年卷一第91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2013年卷一第44题)
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出现下列哪一情况时,不能再通过司法手段干预信用证项下的付款行为?(2015年卷一第42题)
青田轮承运一批啤酒花从中国运往欧洲某港,货物投保了一切险,提单上的收货人一栏写明“凭指示”,因生产过程中水份过大,啤酒花到目地港时已变质。依《海牙规则》及相关保险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5年卷一第41题)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基层法院在民事审判中试点“小额速裁”,对法律关系单一、事实清楚、争议标的额不足1万元的民事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制度。关于该审判方式改革体现出的价值取向,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1年卷一第54题)
随机试题
关于胎头下降,下列描述哪项正确
患者,男性,35岁。双侧下肢、臀部泛发性紫癜、血疱、水疱,部分皮疹呈暗红色结节样,少数溃疡,附血痂、见少数萎缩性瘢痕。病程中伴发热,自觉皮疹疼痛明显,血常规正常,尿常规提示隐血(++)、RBC2~3/HP。根据临床表现,该患者最可能诊断为
女性,68岁。乏力、腹胀、厌食5年。查体:肝病面容,巩膜黄染,结膜苍白,胸前有8枚蜘蛛痣,有肝掌,腹膨隆,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4cm,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无水肿。该患者应用利尿剂治疗后,利尿效果欠佳,需逐渐增加用量,利尿剂使用多大剂量该患者可诊断为难
疑似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标本应注意
治疗膏淋实证,应首选
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石土不论采用何种压实机械,均应在该种土的最佳含水量()以内压实。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合理情绪疗法取得较好疗效的方法是()。
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大事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知识是认识活动的主要成果。它是认知活动的产物,是主体对于客体的现象、本质和规律的观念反映。认知活动虽然离不开主体的作用,但必须力图排除主体因素对于认知内容的干扰。科学的认知内容不以主体的具体状况为转移。认知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这种外在关系决定了知识具有客体性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