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论述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论述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admin
2020-05-04
50
问题
论述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选项
答案
(1)1912年初,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成为制定民国初年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①军国民教育。主张将军事教育引入到学校和社会教育中,让学生和民众受到一定的军事训练。在学校教育中,强调学生生活的军事化,特别是体育的军事化。希望借此改变中国重文轻武的教育传统,培养国民的强健体魄和尚武精神,强体强兵。 ②实利主义教育。所谓实利主义教育,即是“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密切教育与国民经济生活的关系,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使教育能发挥提高国家的经济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 ③公民道德教育。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旨在富国强兵,但即使国富兵强,也会出现以智欺愚,以强凌弱的现象,因此必须教之以公民道德。 ④世界观教育。世界观教育为蔡元培所独创,并被视为教育的最高境界,蔡元培受康德影响,将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之不可分割的两方面。世界观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一种立足于现象世界,但又能超脱现象世界而贴近实体世界的精神境界。 ⑤美感教育与世界观教育紧密联系,是世界观教育的主要途径。美感教育可以陶;台、净化人的心灵。所以大力提倡美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他认为美感教育具有与宗教相同的性质和功用,但可以避免宗教的宗派之见,为此,提出了“美育代宗教”的思想。 蔡元培认为“五育”不可偏废,根据当时流行的德智体三育的说法,在上述“五育”中,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五育是统一整体中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但同时他又指出,五育并不是平分秋色、没有重点的,而必须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 (2)启示。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的关键在于五育是统一整体中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且五育并不是平分秋色,而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目前我们的教育目标和蔡元培的“五育并举”思想比并没有偏颇,关键在于当今的教育实践,出现了各种以偏概全的现象。这是我们需要改进的。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蔡元培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当时流行的是德智体三育的说法,蔡元培认为,五育中,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为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学校中每种教学科目虽于“五育”各有侧重,但又同时兼通数育。蔡元培的“五育并举”的思想影响深远,如1927年担任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期间,提出了要使教育“科学化、劳动化、艺术化”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同年全国教育会议通过了新的教育宗旨:提高国民道德、锻炼国民体格、普及科学知识、培养艺术兴趣。该宗旨包含了五育。虽一年后被“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取代,但在学术界、教育界影响深远。其“五育并举”的思想之于今日,仍有巨大的启示意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UTM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学311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教育学311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响亮地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人生追求的思想家是()。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专文论述师范教育问题的文章是
某古籍研究所最近发现了一批古代教育文献,专家发现作者并非以往熟悉的人物,因此,专家们对作者的学识能力进行了鉴别和评价。按照文献评论的分类,这属于
只要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依据这种思想建构的教学模式是()。
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学校之间的
“教学是传授知识或技能”。这种定义方式是
加涅将学习分为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高级规则学习,这种分类的方式是
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教育现象的性质与程度进行调查,以分析和考察其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是否互为变量,进而探索解决问题办法的调查是()。
随机试题
痛风患者应慎用()
以下具有疏肝解郁作用的解表药是
tRNA的3’末端的最后三个核苷酸对应碱基是
嵌入性颌骨骨折X线片上可见
下列为沉积岩的是()。
将现金送存银行,会计入员应填制的记账凭证是()。
通过各种通信方式,不通过集中的交易所,实行分散的、一对一交易的金融衍生工具属于()。
110,484,231,352,143,()
游泳运动对运动员的呼吸功能影响较深刻,()大是游泳运动员的一大特点。
Oldpeoplearealwayssayingthattheyoungarenotwhattheywere.Thesamecommentismadefromgenerationtogenerationandi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