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专升本
论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传递与转化的规律。
论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传递与转化的规律。
admin
2009-05-18
128
问题
论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传递与转化的规律。
选项
答案
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的各种表现都依赖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与转化,没有能量流动和转化,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能量在生态系统的流动和转化都是严格服从着热力学的两个基本定律的。 (1)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在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以严格当量的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对于生态系统来说也是如此。由生产者所固定的生物化学潜能,经过自身呼吸消耗,消费者的呼吸消耗等作用,大部分转变为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而一小部分保留在生物体内,可以用简单的形式表示如下:植物固化的日光能=植物组织的化学能+植物呼吸消耗的能动物摄取的食物能=动物组织的化学能+动物呼吸消耗能+排泄物能 (2)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能量衰变定律或熵定律。作为衰变定律,可描述为:“能量在转换过程 中,总存在衰变现象,即总有一部分能量从浓缩的较有序的形态,变为稀释的不能利用的形态”。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经食物链的各个营养级时,其利用转化效率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如植物的太阳能利用率只有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动物同化植物能的效率也只有10%~20%,其余未被利用的能则散逸到环境中不能再被生物所利用,也就是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也是单向的,不可逆的。作为熵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可描述为:“世界及其任一部分总是趋向于最大限度的无序状态或最大的熵”。对一个封闭系统来讲总是趋向于使有效能即自由能减少,而使熵增加,最后导致一切过程的终止。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低温物体扩散等等。但是对于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来说,可以通过自身复杂的生物结构而保持有序状态,同时通过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排除无效能即热能,因而排除了无序,只要有物质和能量的不断输入,生物体就会通过自组织和建立新结构,保持系统处于一种低熵的稳定和平衡状态。如果生态系统的熵能增加过大,组织失调,系统就要受到影响和破坏,如太阳能的消失、森林火灾、乱砍滥伐、草原过牧、水产超捕、掠夺式经营等都会导致生态系统熵能或无序性增大,直至整个系统破坏。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ULtC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生态学基础题库成考专升本分类
0
生态学基础
成考专升本
相关试题推荐
判断(n+1)2tan的敛散性.
A、2x-2eB、2x-e2C、2x-eD、2x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导数的运算.y=x2-e2,则y’=(x2)’-(e2)’=2x-0=2x.[错误防范]有些考生没能将e认定为常量,忘记常量的导数为零,错误地选A.
农业上利用黑光灯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许多昆虫对哪种光的趋光性()
生物个体间竞争剧烈,正对抗作用强则其内分布型是
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有机体的集合群是
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遗传调节和食物调节都属于种群自动调节机制。[]
我国农业长期以来推行的间作套种实际上是利用群落的()
使原系统的变化率加大,远离平衡态的反馈是______反馈。
热带雨林分布区的土壤是______。
简述森林群落对水分的影响。
随机试题
适度通气的指征是:看到______,并感到______。
女,营养状况良好,能独坐,见生人即哭,但还不会扶站,前囟1cm×1cm,下中切牙正在萌出。该女孩的身长约为
A.组织细胞B.淋巴细胞C.成纤维细胞D.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E.成牙本质细胞牙髓中的主要细胞,呈星形,有胞质突起互相连接,核染色深,胞质淡染的是
患者,男,58岁,近日生气后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治疗应首选()
凡是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
铜冶炼行业的产业政策包括()。本项目的环境承载力评估应包括()。
引起尘肺病的主要有害粉尘是指生产环境中空气动力直径()的尘粒。
【材料】将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刘、陈共10名士兵分配到甲、乙、丙、丁4个哨所。其中,赵、钱、孙、李、周是通信兵,钱、吴、王能操控无人机,赵、李、吴、刘、陈有高原值勤经验。已知分配规则如下:(1)每个哨所可以分配2~3名士兵,其中需要
材料(大意):警方在得知潜逃9年的嫌疑人慕某(化名)将举行婚礼后,便立即展开调查。婚礼前一天,便衣民警查到慕某可能租用的婚车,一路上便悄悄对婚车进行跟踪。婚礼当天上午迎亲时,跟踪婚车的民警传回消息:“婚车上穿深色衬衣的就是慕某,不会错。”这时,民警已
差别阈限的概念是指()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