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在某版本高中生物教材“细胞生活的环境”一节中,“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部分的教科书内容如下: 要求: (1)按照教材要求,设计一个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在某版本高中生物教材“细胞生活的环境”一节中,“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部分的教科书内容如下: 要求: (1)按照教材要求,设计一个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
admin
2018-08-09
74
问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在某版本高中生物教材“细胞生活的环境”一节中,“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部分的教科书内容如下:
要求:
(1)按照教材要求,设计一个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2)根据材料中“思考与讨论”,设计一个引导学生分组进行交流讨论的教学过程,完成模型制作。
选项
答案
(1)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型图解如下: [*] (2)教学过程: ①设疑 教师设问:人体细胞并不能直接与外界的环境完成物质交换,那我们人体通过什么来获得养分并将废物排出体外以维持自身活动呢? (学生讨论得出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师:现在我们知道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都是依靠各类离子来维持的,那这些离子怎么进入内环境发挥功能呢?现在请同学们按照我们之前分的学习小组,小组内讨论一下教材上“思考与讨论”的第1、第2题,一会儿请代表来发言。 (学生小组内讨论,确定结论,选定发言代表) ⑦表达交流 各小组代表发言,问题1: 预设学生回答①:Na
+
与Cl
-
是小分子量的离子,来源于食物.可直接通过扩散作用被消化系统吸收。 预设学生回答②:葡萄糖与氨基酸是糖类和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糖类和蛋白质经过消化系统的作用,分别分解成葡萄糖和氨基酸,通过主动运输进入内环境。 教师点评并明确:同学们总结得很好,并提到了消化与吸收的相关知识,可见我们对于原有的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就像刚才同学们说的,Na
+
和Cl
-
等小分子物质,直接来自食物,不需要经过消化就可以直接被吸收。而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主要来自食物中的糖类和蛋白质。糖类和蛋白质是两类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和氨基酸才能被吸收。上述物质在小肠内经主动运输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中.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再通过物质交换过程进入组织液和淋巴。这些过程中涉及人体的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 (引导学生在学案上写上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进入循环系统。再进入内环境) 各小组代表发言,问题2: 预设学生回答:根据我们在化学课上所学知识,碳酸根离子是由碳酸和碳酸盐水解而来的。 教师点评明确:这个过程可能大家还不熟悉。不过刚才同学们有说到要点,碳酸水解。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CO
2
与H
2
O结合,在碳酸酐酶作用下,会发生下列反应: CO
2
+H
2
O[*]H
+
+HCO
3
-
HCO
3
-
通过与细胞外的阴离子交换到达细胞外液,即内环境(组织液、血浆或淋巴)中,这个过程主要与呼吸系统有关。 (引导学生在学案上写上呼吸系统,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循环系统,再进入内环境) ③承上启下 教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已经找出人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与内环境之间的关系.那除了这些系统以外,人体还有哪些系统参与其中呢?我们来看第3、4题。 (学生思考并讨论) 教师明确:第3题的相关知识,会在后续小节中学到,我们可以先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第4题。人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通过皮肤的汗液,泌尿系统的尿液和呼吸系统的呼气这三条途径来排出,其中以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排泄途径为主。例如,血浆中的尿素主要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血浆中的CO
2
通过肺动脉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由于血液中的CO
2
分压大于肺泡中CO
2
的分压,CO
2
就从血液中向肺泡扩散,再通过呼气运动排出体外。所以,内环境中产生的代谢产物经循环系统,通过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和皮肤排出体外。 (引导学生在学案上补充模型图解) 教师讲解:关于第3题,人体具有体温调节机制以保持细胞外液温度的恒定。详细内容在教材的第2章关于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我们在以后的课程中将会学到。参与体温调节的器官和系统有皮肤、肝脏、骨骼肌、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等。 ④总结回顾,完成模型图解 教师讲解:通过刚才对这四个问题的讨论可以看出.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依赖于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模型图(PPT展示)表示。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完成刚才我们在学案上绘制的模型图。 (回顾知识,完成大致模型图解) 教师总结:这个模型图是我们共同完成的,还有一些要点需要同学们在课下进行补充,就是技能训练部分.同学们还是按照学习小组,共同完成模型的建构,以各小组独有的方式呈现出来,在下节课上进行展示。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ULW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在体育实践课教学设计中,通常应在哪一维度上确定其教学重点?()
下列哪项不是无氧耐力的训练方法?()
在体育课运动活动时,学生突然出现小腿痉挛,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评价时,必须采用统一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这体现了体育教学评价的()。
下列哪类食物含碳水化合物最多?()
某教师在上高二年级背越式跳高第一次课时,自己示范动作过后,邀请班级学生自主尝试动作,由于动作难度较大,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都不敢尝试。此时该教师果断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先进行辅助练习:(1)屈膝仰卧在垫上,两手扶踝关节,练习向上抬臀挺髋
三种供能系统的能量供应总量和供能效率是不相同的。下列关于三种供能系统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哪一选项的教学程序是“提出问题-分组讨论-验证方案-评价提高”?()
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到胸前瞬间头后仰是利用()。
下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乙图中的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蟾蜍的数量________,这属于________调节,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
随机试题
依赖性(dependence)
椎动脉起源于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关于转座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男性30岁,由5m高处跌下2小时。腹痛,腹肌紧张,有压痛和反跳痛,肠鸣音弱。血压104/70mmHg,脉率120次/min。血红蛋白80g/I_.。X线检查:右侧第9、10肋骨骨折,右侧膈肌升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一休克病人BP70/50mmHg,CVP4cmH2O,P90次/分,正确的诊断与处理是()。
下列属于价值型股票的是()。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B、 C、 D、 B图片中表现的是一名女子在使用电脑的情景。从圈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手正放在键盘上,所以选项(B)typingonakeyboard符合这一场景,是正确答案。如果没有听清选项(D)中
WhichofthefollowingstatementsisNOTtrueaboutlife150yearsago?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