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简述肾小管调节机体酸碱平衡机制。
简述肾小管调节机体酸碱平衡机制。
admin
2014-06-02
49
问题
简述肾小管调节机体酸碱平衡机制。
选项
答案
肾小管调节机体酸碱平衡机制:小管液中的HCO
3
-
是由血浆滤过而来的。血浆中有碳酸氢盐,NaHCO
3
是其中主要的一种,NaHCO
3
经滤过进入肾小管后,解离成Na
+
和HCO
3
-
。小管细胞分泌的H
+
是在小管上皮细胞内产生的。在碳酸酐酶的催化下,细胞内的CO
2
与H
2
O结合形成H
2
CO
3
,H
2
CO
3
迅速解离成HCO
3
-
和H
+
。在逆向转运体的作用下,H
+
被分泌到小管液,Na
+
进入细胞内,这个过程称为Na
+
,H
+
交换。细胞内的一部分H
+
还可通过管腔膜上的H
+
泵分泌到小管液。进入细胞内的Na
+
和细胞内产生的HCO
3
-
一起离开细胞被转运回血;分泌到小管液中的H
+
则与HCO
3
-
一结合形成H
2
CO
3
,在碳酸酐酶的催化下,分解为CO
2
和H
2
O。CO
2
是脂溶性的物质,能迅速透过管腔膜进入细胞内,与细胞内的水结合形成H
2
CO
3
这个过程说明,H
+
的分泌与NaH
2
CO
3
,的重吸收有密切关系。小管上皮细胞每分泌一个H
+
,就会重吸收一个NaH
2
CO
3
,这对调节机体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例如,当血浆中NaH
2
CO
3
过多时,小管液中的NaH
2
CO
3
含量超过H
+
的生成量,就会有部分NaH
2
CO
3
,因不能重吸收而随尿排出,从而起到排出多余碱性物质的作用;相反,当机体内酸性代谢产物增多时,碳酸酐酶活性增加,H
+
分泌增加,NaH
2
CO
3
的重吸收也会相应增加,从而起到排出过多的酸性物质,保留碱性物质的作用。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Tjr3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西医综合题库考研分类
0
西医综合
考研
相关试题推荐
原发性B细胞免疫缺陷病的病变特点有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病变中较具特征的变化是
属于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的是
脂蛋白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
预后较好的膀胱癌是
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理特点是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中,哪项是错误的
男性,20岁,发热2周,体温38℃~39℃,检查皮肤散在紫癜,颈部及腋下可触及0.5cm×1.5cm大小淋巴结5—6个,脾肋下3cm,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10×109/L,血小板25×104/L。此病人在发热、头痛、呕吐第2日做脑脊液检查,最可能
肾小球滤过率的定义是
男性,50岁,出现间歇性肉眼血尿6个月,膀胱镜检查右侧壁右侧输尿管开口处有-2.5cm×1.5cm×1.0cm大小的乳头状肿物,肿物有蒂,较细长,随水流飘动,最可能的诊断是
随机试题
简述谈判队伍的构成。
孙某,男,6小时前负重物时,右侧斜疝被嵌顿。下列临床表现说明疝内容物已发生缺血坏死,应做好急诊手术前准备的是
申请基金行业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建立合理有效的()是企业完成计划任务的关键。
设a,b,c为同一平面内具有相同起点的任意三个非零向量,且满足a与b不共线,a⊥c,|a=|c|,则|b.c|的值一定等于()。
根据《行政监察法》的规定,行政监察机关有权对监察过程中发现的监察对象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侦查。()
疟疾热寄生虫的血红细胞在120天后被排除出人体。由于这种寄生虫无法转移到新一代的血红细胞内,在一个人迁移到一个没有疟疾的地区120天后,发生在这个人身上的任何发烧情况都不是由疟疾热寄生虫引起的。以下哪一项如果正确,将最严重地削弱以上结论?
判别下列正项级数的敛散性:
A、Ten.B、Atleasttwelve.C、Two.D、Notmentioned.A
Whichgroupofwordsbelongstothecloseclass?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