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专升本
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 年轻的黄老师每次教完生字后,总是让学生回去把每个生字抄10遍,准备第二天听写,但学生的生字听写成绩总是不理想。黄老师想,肯定是抄写不够,又让学生每个生字抄20遍甚至30遍,但学生的听写成绩仍没有明显提高。黄老师逐渐意识到
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 年轻的黄老师每次教完生字后,总是让学生回去把每个生字抄10遍,准备第二天听写,但学生的生字听写成绩总是不理想。黄老师想,肯定是抄写不够,又让学生每个生字抄20遍甚至30遍,但学生的听写成绩仍没有明显提高。黄老师逐渐意识到
admin
2018-08-03
16
问题
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
年轻的黄老师每次教完生字后,总是让学生回去把每个生字抄10遍,准备第二天听写,但学生的生字听写成绩总是不理想。黄老师想,肯定是抄写不够,又让学生每个生字抄20遍甚至30遍,但学生的听写成绩仍没有明显提高。黄老师逐渐意识到,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需要改进。通过思考,黄老师向学生宣布了“新规定”:老师不专门布置生字抄写作业,但要学生保证第二天的听写过关。于是,在学生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习字方法。除了抄写外,有的学生口读、手写、心记“三管齐下”;有的学生将生字做成卡片,随时随地记一下;有的学生采用组词、造句、编顺口溜的方法……结果,学生的听写成绩非但没有下降,还大有提高。
问题:请用“巩固性教学原则”的相关原理分析案例中黄老师的“新规定”出台前后教学效果不同的原因。
选项
答案
(1)巩固性教:掌原则的揍本含义: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 (2)贯彻巩固性敦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②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 ③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 ④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 (3)案例分析: 在“新规定”出台之前,黄老师对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和贯彻要求的理解存在偏差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巩固方式单一,机械重复训练较多,既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新规定”的实施,表明黄老师已经较好地理解、把握了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内涵及其贯彻要求,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Tg8C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理论题库成考专升本分类
0
教育理论
成考专升本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选项中,不是民法渊源的是()
某服装厂与某纺织厂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约定:纺织厂向服装厂供给纯毛衣料100万米,按纺织厂提供的样品交货。纺织厂的交货经服装厂验收后,服装厂即将之加工成衣服销售。后购买衣服的消费者反映衣料的质量有问题。经过检验,纺织厂提供的样品是含有8%涤纶的衣料,纺织厂
因防止、制止国家、集体的财产或者公民的财产、人身遭受不法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害人承担责任,也可予以适当的补偿的是()
依代理权产生的根据,代理不包括()
甲借用乙家具一套,后乙同意将家具卖给甲。两人决定终止借用合同,签订买卖合同。合同对交付的时间未约定,其交付的时间应是()
某甲耕作自己的土地时,需要绕经他人土地而通行属于【】
张某将自己的电视卖给李某,双方约定电视卖给李某后仍然由张某使用半个月。李某是通过哪种交付方法取得电视所有权的()
体现我国德育性质和发展方向的原则是______原则;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是西方教育家______明确提出的。
人脑对于二维空间物体平面形状特征的反映是何种知觉
班级管理的实质是_______。
随机试题
求幂级数的收敛区间(考虑区间的端点)
已知a,b为常数,且,求常数a,b的值.
香豆素在强碱溶液中长时间加热,可生成
A.处以罚款B.责令改正C.限期整顿D.应当依法赔偿E.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医务人员违反规定将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用于患者,给患者健康造成损害的
某行政机关对张某处以1000元的罚款,张某没有履行,该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下列哪些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不予受理?
在石灰稳定土基层裂缝和水泥稳定土基层裂缝的主要防治措施中,下列防治措施是一致的是()。
下列()可以成为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
下列各项中是我国中小学最普遍、最有保障的一种课余体育活动形式,也是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最重要措施的是( )
A、Objective.B、Pessimistic.C、Skeptical.D、Subjective.C观点态度题。对话一开始女士就表示,她对人类破坏地球这一观点并不是十分赞同。接下来她又说,不能因为短短二十年的环境异常就要求人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A、Attheparty.B、Atthemeeting.C、Intheoffice.D、Inthehotel.A本题考查对细节的推理判断。题目询问玛丽在哪儿又能见到彼得。玛丽欣然接受了男士的邀请,参加他们的聚会,并且问到有没有她认识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