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下列关于我国在信用证项下单证审查标准的说法中,哪几项是正确的?( )
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下列关于我国在信用证项下单证审查标准的说法中,哪几项是正确的?( )
admin
2022-06-02
65
问题
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下列关于我国在信用证项下单证审查标准的说法中,哪几项是正确的?( )
选项
A、我国在信用证项下的单证审查采用的是“表面上相符”标准
B、我国在信用证项下的单证审查采用的是“镜像”标准
C、在我国,银行应对单据的真实性作实质上的审查
D、我国在信用证项下的单证审查采用的是“严格相符”标准,允许单单之间、单证之间存在细微的、不会引起理解上歧义的“不完全一致”
答案
A,D
解析
本题考查信用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条第1款明确了我国在信用证项下单证审查采用“严格相符”标准,而非“实质相符”标准。但在措辞上并未采用“严格相符”的表述,而是援用了《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中“表面上相符”的表述;“表面上相符”标准并非“镜像”标准,而是允许单单之间、单证之间细微的、不会引起理解上歧义的“不完全一致”。这一标准是在充分考虑我国的实践并参考国际标准和借鉴其他国家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因此,应选择A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TRM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2012年)根据《宪法》的规定,关于公民纳税义务,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3年)赵某与陈女订婚,付其5000元彩礼,赵母另付其1000元“见面礼”。双方后因性格不合解除婚约,赵某诉请陈女返还该6000元费用。法官根据《婚姻法》和最高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相关规定,认定该现金属彩礼范畴,按照习俗要
(2012年)苏某和熊某毗邻而居。熊某在其居住楼顶为50只鸽子搭建了一座鸽舍。苏某以养鸽行为严重影响居住环境为由,将熊某诉至法院,要求熊某拆除鸽棚,赔礼道歉。法院判定原告诉求不成立。关于本案,下列哪一判断是错误的?()
(2005年)李法官在审理一起二审民事案件中的哪一种做法违反了维护审判独立的原则?()
(2014年)司法公正体现在司法活动各个方面和对司法人员的要求上。下列哪一做法体现的不是司法公正的内涵?()
(2005年)下列有关中国宪法发展史的表述,何者为正确?()
(2017年)梁某欲将儿子转到离家较近的学校上小学,学校要求其提供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梁某找到户籍地派出所,民警告之,公安机关已不再出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等18类证明。考虑到梁某的难处,民警仍出具了证明,并附言一句:“请问学校,难道父母有犯罪记录,就可以剥
(2016年)王某参加战友金某婚礼期间,自愿帮忙接待客人。婚礼后王某返程途中遭遇车祸,住院治疗花去费用1万元。王某认为,参加婚礼并帮忙接待客人属帮工行为,遂将金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损失。法院认为,王某行为属由道德规范的情谊行为。不在法律调整范围内。关于该案,
(2007年)某日,陈某因生活琐事将肖某打伤。当地公安局询问了双方和现场目击者并做了笔录,但未做处理。两年后,该公安局对陈某做出了拘留10日的处罚。陈某申诉,上一级公安局维持了原处罚决定。陈某提起诉讼。法官甲认为该公安局违反了《人民警察法》关于对公民报警案
(2003年)清末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制度中设有一种特殊的审判机构,即“会审公廨”。下列关于这一机构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随机试题
不影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因素为()。
A.正向间接凝集反应B.反向间接凝集反应C.玻片凝集法D.试管凝集法E.间接凝集抑制反应临床中ABO血型鉴定最常采用的方法为
普鲁卡因过敏延迟反应常见的是
下列病症中,哪项与肝郁化热有关()
案情:甲与乙签订房屋租赁合同,乙为承租人,租期4年,甲每年向乙收取租金3万元。合同成立后,乙未经甲允许将房屋进行一翻装修,共计花费1万元。1年后乙未经甲同意擅自将房屋转租给丙,租金4万元。此后半年甲得知后找到乙问明情况后便不再过问。第2年,乙因经济状况拖欠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是指受企业()委托对工程项目施_T过程全面负责的项目管理者。
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
定义A※B、B※C、C※D、D※B分别对应下列图形:那么,下列图形中,可表示A※D、A※C的分别为()。
以下关于网络设备选型原则的叙述中,(11)是不正确的。
THERISEOFMOSCOW(1)TheriseofMoscowduringmedievaltimeswasafundamentaldevelopmentinRussianhistory.Moscowbeg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