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李云将房屋出售给王亮,后因合同履行发生争议,经双方住所地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明确王亮付清房款后,房屋的所有权归属王亮。为确保调解协议的效力,双方约定向法院提出司法确认申请,李云随即长期出差在外。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5年·卷三·4
李云将房屋出售给王亮,后因合同履行发生争议,经双方住所地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明确王亮付清房款后,房屋的所有权归属王亮。为确保调解协议的效力,双方约定向法院提出司法确认申请,李云随即长期出差在外。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5年·卷三·4
admin
2021-05-31
63
问题
李云将房屋出售给王亮,后因合同履行发生争议,经双方住所地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明确王亮付清房款后,房屋的所有权归属王亮。为确保调解协议的效力,双方约定向法院提出司法确认申请,李云随即长期出差在外。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5年·卷三·45题)
选项
A、本案系不动产交易,应向房屋所在地法院提出司法确认申请
B、李云长期出差在外,王亮向法院提出确认申请,法院可受理
C、李云出差两个月后,双方向法院提出确认申请,法院可受理
D、本案的调解协议内容涉及物权确权,法院不予受理
答案
D
解析
《民诉解释》第353条规定,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应当本人或者由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代理人向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法庭提出申请。申请确认调解协议有效的案件应向调解组织所在地法院申请,而不是房屋所在地法院。A项正确。 根据上述规定,申请确认调解协议案件,必须双方当事人共同向法院申请。一方申请,法院不能受理。B项、C项错误。 《民诉解释》第357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一)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的;(二)不属于收到申请的人民法院管辖的;(三)申请确认婚姻关系、亲子关系、收养关系等身份关系无效、有效或者解除的;(四)涉及适用其他特别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程序审理的:(五)调解协议内容涉及物权、知识产权确权的。本案的调解协议内容涉及物权确权,法院不予受理是正确的。D项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TKF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哪一类案件可以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司考.四川.2008.3.39)
甲乙公司于A地签订一项买卖合同,约定在B地履行,在履行期届满之前,乙公司明示毁约,甲公司即解除合同,请求损害赔偿,甲、乙公司的住所地分别为C地和D地,则本案应由哪个地方的法院管辖?()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为了便于审判,便于当事人进行诉讼,对于何种类型案件,可以合并审理?()
对当事人在一审中已经提出的诉讼请求,原审人民法院未作审理、判决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某市房地产主管部门领导王大伟退休后,与其友张三、李四共同出资设立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王大伟不想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公司股东名册上,在未告知其弟王小伟的情况下,直接持王小伟的身份证等证件,将王小伟登记为公司股东。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张某为某校教员,其在一家报社出版的报纸上发表了一篇小说,其同事刘某认为该小说侵害了其名誉,遂向人民法院起诉。根据上述事实,回答下列问题:如果刘某起诉的仅是报社,而非张某,本案的被告如何确定?()
关于当事人适格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司考.2008.3.44)
关于反诉,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司考.2013.3.80)
随机试题
2020年1月11日,“中国天眼”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下列关于“中国天眼”的说法错误的是()。
糖尿病治疗的目标是
非间叶组织来源地肿瘤是
一个良好的嵌体蜡型应该是
具有主水功能的脏是()
S国是一个新成立的国家。其成立后,甲国代表向联合国大会提案支持S国成为联合国的会员国;乙国与S国签署了两国互助同盟友好条约;丙国允许S国在其首都设立商业旅游服务机构;丁国与S国共同参加了某项贸易规则的多边谈判会议。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上述哪些国家的行为构
关于公园的绿化布置设计原则,下列哪项正确?[2001年第83题]
关于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位置,正确的做法是()。
南方某市工商局对Q加工厂罚款10万元,Q加工厂不服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时,再提起行政诉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凝聚力的集中体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