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背景资料: 某新建排涝泵站装机容量为8×250kW,采用堤后式布置于某干河堤防背水侧,主要工程内容有:①泵室(电机层以下);②穿堤出水涵洞(含出口防洪闸),③进水前池;④泵房(电机层以上);⑤压力水箱(布置在堤脚外);⑥引水渠;⑦机组设备安装等。施工期为当
背景资料: 某新建排涝泵站装机容量为8×250kW,采用堤后式布置于某干河堤防背水侧,主要工程内容有:①泵室(电机层以下);②穿堤出水涵洞(含出口防洪闸),③进水前池;④泵房(电机层以上);⑤压力水箱(布置在堤脚外);⑥引水渠;⑦机组设备安装等。施工期为当
admin
2018-11-22
109
问题
背景资料:
某新建排涝泵站装机容量为8×250kW,采用堤后式布置于某干河堤防背水侧,主要工程内容有:①泵室(电机层以下);②穿堤出水涵洞(含出口防洪闸),③进水前池;④泵房(电机层以上);⑤压力水箱(布置在堤脚外);⑥引水渠;⑦机组设备安装等。施工期为当年9月一次年12月共16个月,汛期为6月一8月,主体工程安排在一个非汛期内完成。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泵室段地面高程为19.6m,建基面高程为15.6m。勘探揭示19.6~16.0m为中粉质壤土;16.0~13.5m为轻粉质壤土;13.5~7.0m为粉细砂,富含地下水;7.0m以下为重粉质壤土(未钻穿)。粉细砂层地下水具承压性,施工期水位为20.5m,渗透系数为3.5m/d。施工时采取了人工降水措施。
事件二:泵室基坑开挖完成后,泵室天然地基由项目法人组织有关单位进行了联合验收,并共同核定了质量等级。
事件三:在某批(1个验收批)钢筋进场后,施工、监理单位共同检查了其出厂质量证明书和外观质量,并测量了钢筋的直径,合格后随机抽取了一根钢筋在其端部先截去了300mm后再截取了一个抗拉试件和一个冷弯试件进行检验。
事件四:该排涝泵站为一个单位工程,共分10个分部工程,所有分部工程质量均合格,其中6个分部工程质量优良(含2个主要分部工程),施工中未发生过较大质量事故,外观质量得分率为81.6%,单位工程施工质量与检验资料齐全,施工期及试运行期的单位工程观测资料分析结果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
问题:
请按事件四评定该泵站单位工程质量等级,并简要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1)该泵站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等级为合格。 (2)理由: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等级为优良标准: ①所含分部工程质量均合格,其中70%以上达到优良等级,本例只有60%优良; ②外观质量得分率为85%以上,本例外观质量得分率为81.6%。 以上两方面达不到优良标准,应为合格。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T4Tw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二级建造师分类
0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二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安全技术工作规程》(SD267—88),施工现场的()等危险处应有明显标志。
根据《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SL32—9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滑模牵引系统牵引钢丝绳和承载能力为总牵引力的()倍。
根据《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SL46—94),下列关于预应力锚束永久性防护涂层材料说法错误的是()。
根据《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DJ212—83),单向开挖隧洞时,安全地点距爆破工作面的距离应不小于()。
混凝土拆模时间应根据()情况而定。
下列几项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分等指标的是()。
根据《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SL32—92),下列关于滑模牵引系统的设计规定正确的是()。
根据《水法》规定,当流域范围内的流域规划与区域规划相抵触时,两者之间的关系应当是()。
土石坝的土料压实标准,非黏性土用()控制。
水玻璃通常不可作为()来使用。
随机试题
用于X线成像的波长为
患者,男性,29岁,张口困难,双侧颊黏膜可见大范围灰白色条索,触之坚韧而弹性差,咀嚼槟榔已经有5年余。最可能的诊断是A.白色角化病B.白色水肿C.白色海绵状痣D.口腔黏膜下纤维化E.以上都不是
A.医疗用毒性药品B.第二类精神药品C.麻醉药品D.第一类精神药品E.放射性药品连续使用后易产生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是()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施工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物证。
图中桁图a杆的内力为()。
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之一的温室效应主要由下列()种污染物引起的。
期货从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应当()。
下列有关围债的说法,正确的有()。
新课程改革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因此,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
=___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