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2017年7月15日16时35分许,某煤炭机械厂维修作业人员在某电缆有限公司橡缆车间更换20号行车钢丝绳过程中,将手持电动工具遗留在升降机平台上,且手持电动工具电源线使用了没有护套的塑料双绞线,当升降机在上升过程中,塑料双绞线一根被挤压断、另一根绝缘破损,
2017年7月15日16时35分许,某煤炭机械厂维修作业人员在某电缆有限公司橡缆车间更换20号行车钢丝绳过程中,将手持电动工具遗留在升降机平台上,且手持电动工具电源线使用了没有护套的塑料双绞线,当升降机在上升过程中,塑料双绞线一根被挤压断、另一根绝缘破损,
admin
2020-05-29
62
问题
2017年7月15日16时35分许,某煤炭机械厂维修作业人员在某电缆有限公司橡缆车间更换20号行车钢丝绳过程中,将手持电动工具遗留在升降机平台上,且手持电动工具电源线使用了没有护套的塑料双绞线,当升降机在上升过程中,塑料双绞线一根被挤压断、另一根绝缘破损,致带电芯线直接搭在升降机上,同时升降机的电源接线未采取接地或接零保护,造成升降机带电;当升降机进一步上升,升降机平台上的作业人员身体接触到上部的行车时,发生触电事故,造成3名雏修作业人员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350万元。事故调查组调查发现,该作业人员系劳务包工头苏某借用煤炭机械厂资质承接业务,且违反发包方相关规定,未经发包方作业审批擅自安排临时用电作业。该煤炭机械厂并未对其实施必要的安全管理。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总结该电缆有限公司应吸取的本次事故的经验教训。
选项
答案
本次事故的经验教训: (1)开展全厂性的安全检查,特别是供电系统接地、接零保护和漏电保护设置情况的安全隐患排查,对查出的问题必须立即整改到位。 (2)全面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切实增强企业员工遵规守纪自觉性的教育。 (3)切实加强公司有关车间、部门对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特别是相关方安全管理、危险作业管理等安全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章行为,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4)贯彻落实有关的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5)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合理的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6)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有关部门监督检查。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T2R5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其他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题库中级安全工程师分类
0
其他安全生产专业实务
中级安全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十一五”期间,文化规划中抓好文化产业体系建设应以()为主体。
我国现行预算制度存在许多问题,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行预算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规划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在突出规划的(),探索新的规划体系,创新规划方法,规范编制程序,提高透明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常用的贸易保护措施包括()和()、()等非关税壁垒。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是指有非农业户口,(),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工矿商贸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
国家对股份有限公司中的国有股(包括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进行管理,是以()身份。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山西、河南、()加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
易燃易爆物质是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的气体、蒸气或粉尘。能够引发易燃易爆气体或可燃性粉尘爆炸的常见条件很多,下列条件中错误的是()。
在有限空间内由于通风不良、生物的呼吸作用或物质的氧化作用,会使有限空间形成缺氧状态。单纯性窒息气体也会引发窒息事故,其本身无毒,但排挤氧空间,造成作业人员缺氧窒息。下列不是导致单纯性窒息的气体是()。
随机试题
对于链传动中的链被拉长,当链轮中心距可调节时,则可以通过()使链条拉紧。
设f(x)的一个原函数为xln(x+1),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参与细胞间信号传递的物质是
《合同法》采用合同形式为不要式原则的理由是( )。
环境保护监理机构和施工单位应根据监测计划和工程进度及时进行施工环境监测,对群众举报的污染源的现场监理和监测()。
()是社会环境的主要特点。
1829年英国通过了《警察法》,并由罗伯特.庇尔建立了首都伦敦警察厅。( )
赣江:鄱阳湖:信江
某高校篮球队有队员如下:大前锋:A、B、C;小前锋:D、E;中锋:F、G;后卫:H、I。每次上场队员为五名,赛前教练要求:至少两个以上位置都必须有人在场上;A和I不能同时上场;如果有两名以上的大前锋在场上,那么最多只能上场一个中锋;场上最多只能有三名前锋。
甲、乙双方约定,由丙每月代乙向甲偿还债务500元,期限2年。丙履行5个月后,以自己并不对甲负有债务为由拒绝继续履行。甲遂向法院起诉,要求乙、丙承担违约责任。法院应如何处理?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