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
admin
2015-04-20
42
问题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
选项
A、前者坚持用运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后者则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B、前者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后者则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C、前者认为事物的内在矛盾性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后者否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性
D、前者主张规律是客观的,后者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答案
A,B,C
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之处。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任何事物的性质和状况不受周围环境的制约。(2)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都有其过去、现在和将来;形而上学则主张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静止不动、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不会有质变,不会有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3)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要从矛盾的两个方面看问题,坚持全面性,克服片面性;形而上学则主张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矛盾,片面强调事物的一个方面,陷入片面性和绝对化。(4)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因而能够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观察事物;形而上学根本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当然也就看不到事物的联系、变化和发展了。故选项A、B、C正确。选项D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故选项D不选。故正确答案为A、B、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Snz4777K
0
考研政治
相关试题推荐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其主要内容包括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毛泽东明确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2008年以来,中国积极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变化和自然界严峻挑战,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稳健运行,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同时,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中国经济发展面临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主要受益者是
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由马克思主义
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一观点说明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
“意识是大脑的分泌物。”这一说法
材料1的观点与材料2的观点有何区别?材料3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它同材料1,材料2的观点对立的实质是什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辩证法思想的光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蕴含的哲学道理依次是①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
随机试题
如果f(χ)=χ2+kχ+3在[-1,3]上满足罗尔定理条件,则k=_______.
QRS综合波代表
高血压急症时一般不宜采取的措施是
女性,30岁。咽痛2周,突发腰痛、发热一天,查尿常规:蛋白(+),红细胞20~30个/HP。形态正常,白细胞10~20个/HP,最可能的诊断是
根据代理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构成无权代理的有()。
噪声,从物理性质上看,是由声源作无规则的非周期性振动而产生的,听起来有嘈杂、刺耳的感觉。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人们把一切对生活和工作有妨碍的声音都算作噪声。噪声的危害性是多方面的。首先,噪声会影响身体健康,产生头痛、脑胀、耳鸣、眼花等症状,引起心律不齐、高血
《蒙娜丽莎》是画家_______最著名的绘画作品之一。
论述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体系,并分析其历史贡献。
A、打球B、唱歌C、跳舞D、听歌D
A、Havinglittleeducation.B、Comingfromarichfamily.C、Havingvision.D、Beingafraidoftakingrisks.C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