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根据《村镇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村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根据《村镇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村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dmin
2010-07-05
51
问题
根据《村镇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村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村镇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0~20年
B、村镇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确定乡(镇)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C、村镇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包括提出各项基础设施与主要公共建筑的配置建议
D、在编制村镇总体规划前必须先制定村镇总体规划纲要,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后,作为编制村镇总体规划的依据
答案
D
解析
村镇总体规划的编制:(1) 在编制村镇总体规划前可以先制订村镇总体规划纲要,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后,作为编制村镇总体规划的依据。(2) 村镇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确定乡(镇)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明确长远发目标;提出调整村庄布局的建议;预测人口的规模与结构变化,重点是农业富余劳动力空间转移的速度、流向与城镇化水平;提出各项基础设施与主要公共建筑的配置建议;确定建设用地标准与主要用地指标,选择建设发展用地,提出镇区的规划范围和用地的大体布局。(3) 村镇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综合评价乡(镇)发展条件;确定乡(镇)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预测乡(镇)行政区域内的人口规模和结构;拟定所辖各村镇的性质与规模;布置基础设施和主要公共建筑;指导镇区和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4) 村镇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对现有居民点与生产基地进行布局调整;确定各个主要居民点与生产基地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确定乡(镇)域及规划范围内主要居民点的人口发展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安排基础设施和重要的公共建筑。(5) 村镇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0~20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RXw5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题库注册城乡规划师分类
0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
注册城乡规划师
相关试题推荐
商务中心是城市内所有主要()的集中地。
在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任何社会制度或人们社会角色式变动的过程称为()。
以下关于失业的表述,()是正确的。
以()为标志的环境热潮推动下。生态城市的概念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接受。
受达尔文进化论和古典经济理论影响较大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流派是()。
目前,我国各城市液化石油气储存天数多在()左右。
从大都市管理模式来分,属于多中心模式的城市是()。
移动电话网根据其覆盖范围,采用大区、中区或小区制式,小区制用户容量大,容量可达()户。
日照标准是确定日照间距的依据,有日照要求的建筑物,应达到相关规范规定的日照标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根据国家规定的政策、标准、规范和程序以及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设计的文件,是现场施工的主要依据,即编制设计文件包括()。
随机试题
王老师所教的班有这样两位学生:学生甲在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时,常因缺乏信心而患得患失、犹豫不决、顾虑重重,长时间处于内心冲突状态;学生乙在采取和执行决定中,往往只有三分钟的热情,一旦遇到困难或挫折便垂头丧气,望而却步,半途而废。问题:甲和乙两位
患儿,女,1岁,生后3个月起青紫渐加重,活动后气急,查体:生长发育明显落后,口唇、鼻尖、耳垂、指、趾青紫明显,伴杵状指(趾),胸骨左缘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心音减弱。该患儿应该采取的体位是
中国法院就一家中国公司和一家瑞士公司之间的技术转让纠纷作出判决。判决发生效力后,瑞士公司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而且该公司在中国既无办事机构、分支机构和代理机构,也无财产。关于该判决的承认和执行,下列选项中的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设备制造的总工期目标可以分解为许多相对独立的分目标,分项目标是指( )。
()是资金需求者最基本的筹资手段。
20×9年,甲企业与乙科研所签订了一份《委托开发合同》,委托乙科研所研发一项技术,合同中对专利权的归属没有约定。若乙科研所最终成功研发出该项技术成果,则申请专利的权利归甲企业所有。()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西欧国家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中力量得到加强的是()。①自由派贵族②工业资产阶级③金融资产阶级④工业无产阶级
研究人员选取英国近4000名年龄在52岁到79岁之间的老人,调查他们的精神状况和死亡风险。结果显示,在平均为期5年的跟踪调查期间,快乐程度最低的老人群体死亡率为7.3%,而快乐程度最高的老人群体死亡率只有3.6%。因此,快乐有利于健康和长寿。下列各项如果为
甲明知王某是逃犯,在公安人员前来抓捕王某时,给其3000元帮其逃跑,甲的行为构成()(2016年一专一第9题、2016年一法专一第8题)
近年来,伴随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非法删帖、发帖中伤、泄露隐私等利用信息网络侵权行为频发,个人信息保护迫在眉睫。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通报《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该《规定》()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