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关于本条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2年试卷二第51题)
《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关于本条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2年试卷二第51题)
admin
2015-05-08
59
问题
《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关于本条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2年试卷二第51题)
选项
A、“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属于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B、“他人”属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
C、“侮辱”、“诽谤”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D、“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属于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答案
A,B,C,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构成要件要素的区分。
第一类: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说明行为外部的、客观方面的要素即为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说明行为人内心的、主观方面的要素即为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据此,“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是说明行为外部的、客观方面的要素,故为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选项A正确。
第二类:根据通说,在解释构成要件要素和认定是否存在符合构成要件要素的事实时,如果只需要法官的事实判断即可确定。这种构成要件要素便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如果需要法官的规范的、评价的价值判断才能认定,这种构成要件要素就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据此,“他人”是不需要价值判断的客观事实,只需要进行事实判断,所以属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选项B正确。
对“侮辱”、“诽谤”的判断则可能是见仁见智的,需要判断者规范的、评价的价值判断。所以,这两个要素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选项C正确。
选项D考查法定刑的种类。“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属于司法者可以选择的,在一定幅度内浮动的法定刑,所以属于相对确定的法定刑。选项D也正确。
陷阱点拨: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和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的主要区别在于对该要素的认定是只需要进行事实判断,还是需要进行价值判断。即是判断“有没有”,还是判断“好不好”。
有些考生认为选项D错误,他们认为应该将这种情况称为“相对不确定”的法定刑。这样的看法就太僵化了。“相对确定”和“相对不确定”显然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指在一定幅度内浮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RHN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张某盗窃文物一案涉及如下一些证据,其中哪些属于书证?
甲为使其弟乙逃脱处罚,送给正在审理乙涉嫌非法拘禁一案的合议庭审判长5万元,在审判委员会上,丙试图为乙开拓罪责,但未能得逞,于是丙将收受的5万元退还给甲。甲经过思想斗争,到司法机关主动交代了自己向丙行贿的行为。关于本案的处理,下列那些说法是正确的?(
关于犯罪中止的案例,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路某引诱了3位女子将她们容留在自己的住处卖淫,从中收取介绍费用和房租费。在闲暇之余路某分别嫖宿了这3位女子。已知3位女子均为未成年人,最大的16周岁,最小的才13周岁。则对路某行为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刑法的解释,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下列哪一行为属于行政处罚?(2010—卷二—44,单)
在侦查活动中,只有在为了确定下列哪些问题时,才可以对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进行检查?
关于罪过,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0—卷二—51,多)
关于司法鉴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随机试题
设f(x)为可导函数,且=1,则f'(x0)=
A.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B.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C.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D.胎头俯屈,颏部接近胸壁,脊柱略弯曲,四肢屈曲交叉胸前E.胎儿位置与母体骨盆的关系
可作为片剂肠溶衣物料的是
从投资者角度看,投资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下列选项中,属于非系统风险的有( )。
下列关于估价报告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辛亥革命的失败,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问了一个同步令牌和异步令牌
______beforewedepartthedayaftertomorrow,weshouldhaveawonderfulgather-together.
A、Scientistsgotnovaluableresultsfromtheearlierstudiesonthetopic.B、Childrenmusicallytrainedrememberthingsbetter
Comparisonsweredrawnbetweenthedevelopmentoftelevisioninthe20thcenturyandthediffusionofprintinginthe15thand1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