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材料1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
材料1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
admin
2018-05-08
60
问题
材料1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
——习近平2016年12月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材料2
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
——习近平2014年10月23日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3
不知耻者,无所不为。
——宋.欧阳修:《魏公卿上尊号表》
治理国家、治理社会为什么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选项
答案
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一方面,这是由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性质、作用和目标上的一致性决定的;另一方面,无论是从地位、作用还是实现途径看,法治和德治都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首先,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其次,发挥好法律的规范作用,必须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而法律难以规范的领域,道德可以发挥作用。最后,发挥好道德的教化作用,必须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道德无力约束的行为,法律可以践行惩戒西不过,应当明确,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具有根本性、决定性和统一性;而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R4I4777K
0
考研政治
相关试题推荐
依靠知识分子推动科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做好以下工作()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尝试将马克思主义第二次中国化开始的标志是()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逐步实现()
1949年至1952年,在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实际上已经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这种表现是()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所谓由实践到认识,也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感性认识,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全社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
实事求是这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思想路线是指()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基本原则除党的领导原则外,还包括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随机试题
三叉神经痛首选
关于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正确的叙述是()
关于司法鉴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中,不属于承包人权利的是()。
以下各项中,属于流动资金贷款的是()。
贷款发放要遵循的原则是()。
请介绍洪堡对德国教育的改革及其影响。
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由关系R和S通过进行运算得到关系T,则所使用的运算为()。
Directions:Forthispart,youareallowed30minutestowriteacompositiononthetopic:Travel-mateWanted.Youshouldwrite
WhichofthefollowingisNOTtrueabouttheBeatlesaccordingtothepassage?TheBeatles’outstandingqualitieswerereallys
最新回复
(
0
)